凉夕逢秋半,仙杯坐漏长。
未须延桂魄,卿月在薇堂。

【注释】

陈大参:陈于廷,字子云;分司,即分司理问,清代地方官的品级名。杨太仆:杨光先,字宾初,号石泉;宴:设宴会款待客人。凉夕:秋天傍晚。仙杯:美酒。坐漏长:指饮酒过量。桂魄:月亮。卿月:对杨光先的尊称。薇堂:指杨光先的书房。

【赏析】

《中秋陈大参分司同杨太仆宴》是一首写中秋赏月的诗。诗中描写了诗人与杨光先同赏明月、畅饮佳酿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相互敬重的心情。

首句“凉夕逢秋半”,描绘了中秋夜晚的凉爽气氛,以及人们共赏明月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凉夕”二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接着,“仙杯坐漏长”,形容人们饮酒过量,以至于酒杯中的酒液漏得满地都是。这句诗通过夸张手法,展现了人们对中秋节庆活动的热闹和欢愉之情。最后一句“未须延桂魄,卿月在薇堂”,则是对杨光先的赞美之词。在这里,“桂魄”指的是月亮,而“卿月”则是对杨光先的尊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杨光先的尊敬和敬意,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中秋之夜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中秋节庆活动的热闹场面,以及对杨光先的敬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尊重的珍视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才情和雅致,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