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拂云生昼寒,沙上草阁俯江湍。
幽人竟日少尘事,白鸟青天到倚阑。
注释:长松如拂云而生,给人以昼寒之感;沙上草阁俯视江流湍急。幽人整日少尘事烦扰,白鸟青天飞临倚栏。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山、水、树、鸟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长松、沙上草阁和江流湍急等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幽人竟日少尘事”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烦扰的厌倦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长松拂云生昼寒,沙上草阁俯江湍。
幽人竟日少尘事,白鸟青天到倚阑。
注释:长松如拂云而生,给人以昼寒之感;沙上草阁俯视江流湍急。幽人整日少尘事烦扰,白鸟青天飞临倚栏。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山、水、树、鸟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长松、沙上草阁和江流湍急等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幽人竟日少尘事”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烦扰的厌倦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解析】 这是一首写别情的送别诗。首句“故人千里别”,点出离别,说明送别的时间是远行之后。二、三句点明送别的原因。“观榜曾随骥”,点明送别的原因是刘梅国兄科举高中,所以送别时特意为他送行。“遗诗比赠金”点明送别的手段。 “青天寻蜀道,夜雪度山阴。”两句写诗人在送别后仍不忘对友人的关怀,冒着风雪到山阴送别友人。“明发巴陵渚,烟波愁我心。”诗人在送别后仍念念不忘远行的友人,于是冒风雨渡江送别。
诗句原文 迢递穷山里,君能枉见寻。 松门驻双骑,萝径鸣孤琴。 衣上云岚色,林中经梵音。 应悲市朝客,谁到白云深。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远在群山之中的静谧之所,严嵩邀请友人韩刘二子前来作客,他们骑马驻足于松树环绕的门旁,沿着藤蔓小径弹奏一曲孤独的琴音。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与世隔绝的幽静环境,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赠给西泉子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以及注释: 1. 到君衡门下,修竹两三竿。 - 到君:表示拜访某人。 - 衡门:古代隐者所居之处的门,常用以自谦。 - 修竹:指高高的竹子。 - 两三竿:形容竹子数量不多,但显得格外清雅。 2. 高已远人俗,贫能慰母欢。 - 高已:意指高洁,超然物外。 - 远人俗:远离尘世的喧嚣和世俗的纷扰。 - 贫能慰母欢:即使自己贫穷
【注释】 启:指打开。 把酒:斟酒。 门见:看见。 弧:古时丧礼上悬挂的白布,这里指丧事。 履满:穿鞋满地。 洗愁病:消除忧思病痛。 野客:指隐居不仕的人。同襟期:意谓志趣相同。 家事:家事琐事。区区:琐碎。 长者知:了解长者的心意。 【赏析】 此诗是作者奉答符少参先生见贺生男之作。开篇“今旦启茅宇”,“今”即今天,“旦”为早晨,“启”为推开,“茅”为草盖,“宇”为房屋,“今旦”即今天早晨
逶迟松桂林,之子能相寻。 远道惊长别,幽期感素心。 注释: 逶迤曲折的山路通向松林中的桂林,你的儿子能够来相寻。 遥远的路途让我惊心动魄地感到离别的痛苦,幽静的约会让我感动并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 楚台临月迥,章水渡烟深。 注释: 楚台靠近月亮高悬的地方,章水渡过烟雾弥漫的河面。 何物酬佳兴,风窗弹玉琴。 注释: 用什么来报答这美好的兴致,在风中窗户旁弹奏着玉石制的琴。 赏析:
诗句原文: 曲径看花入,幽亭载酒开。 兴迥忘主客,地胜有池台。 晻暧树帷合,逶迤江练来。 已方元亮隐,松菊绕园栽。 注释解释: - 曲径:弯曲的小路。 - 看花入:观赏花朵进入。 - 幽亭:幽静的亭子。 - 载酒:携带美酒。 - 兴迥:兴致很高,情感飞扬。 - 忘主客:忘记了主人和客人之分。 - 地胜:地方景色美丽。 - 有池台:周围有池塘和小台子。 - 晻暧:阴暗而暖和。 - 树帷合
【注释】 奉答符少参先生见贺生男之什 其二: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生子的喜悦之情。 剥啄(pōzuò):敲门声。 缄题:写上书信或题词。 将雏(zāngcú)新曲妙:指婴儿啼哭之声美妙动听。 遗鲤(yílǐ)故情长:指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儿子嗤(chī)豚犬:指孩子讥笑猪狗。 琼瑶借宠光:指孩子得到父母的宠爱。 夜阑还击节:在深夜仍不停敲着拍子。 转益病夫狂
注释: 1. 夏日江亭赠客:在夏日的江亭中送别客人。夏日,指盛夏时节;江亭,指临水的亭台;赠客,指送别客人。 2. 过雨时:经过雨水之后。 3. 绿树摇南飔:绿色的树梢在南风中摇曳。绿树,绿色的树木;南飔,南风中的凉风。 4. 归客乘流下,扁舟向我辞:归乡的人随着水流下来,扁舟(小船)向我告别。归客,指回到家乡的人;乘流,指顺着水流;下,下来;扁舟,狭长的船。 5. 台临春望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句大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赏析。 第一联,“挂席爱沧茫”,“沧”“茫”是关键词,“沧”字写出了江水的颜色,“茫”字写出了江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江行的热爱之情。 第二联,“望移城塔远”,从远处看,城塔的轮廓在天际移动;“歌入浦云长”,“歌”指歌声,“浦”指水边,“云长”写出了江边的景致。 第三联,“起鹤横烟屿”
注释: 衡岳无来雁,江漂有蛰龙。 衡阳没有飞来的大雁,江上漂着一只蛰伏的龙。 愁边波浪阔,梦觉云山重。 愁思无边时,波涛浩渺;梦中醒来,云雾缭绕,山峰重重。 定识相逢语,未知同病容。 一定会知道我们相遇时的对话;不知道我们是否都患有同样的疾病。 因思遗远道,何处采芙蓉。 因此思念远方的你,想知道你是否在采芙蓉。 译文: 衡阳没有飞来的大雁,江上漂着一只蛰伏的龙。 愁思无边时,波涛浩渺;梦中醒来
酬雁洲见寄 北风吹雪满汀洲,欲折梅花不自由。 无限离情渺难寄,题诗更上一层楼。 注释:北风寒劲地吹着飘舞的雪花覆盖了江边的沙滩和沙洲。想要折一枝梅花来抒发自己的离别之苦却无法做到。离别之情无穷无尽,难以用诗词来表达。于是在楼上题下这首诗。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雁荡山酬谢友人之作。诗人面对友人寄来的《雁洲见寄》一诗,感慨万分,便写下这首酬答诗。全诗以“北风”、“雪”为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酬谢雁洲见寄 何处云山匹马归,暮云相望两依依。 凭君慰我尺素寄,日日江楼有雁飞。 注释: 何处云山匹马归:何处,何处?哪里?云山,比喻家乡,也形容景色美好。匹马,指一匹骏马。归,归来。 暮云相望两依依:相望,互相观望。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凭借你给我的书信来安慰我:凭,依靠。慰,安慰。你给我的书信。 每天江楼上都有雁飞过:江楼,长江边的小楼
南山有松松有萝,昔日结交今谓何。 但使同吟白云峤,何须独上金銮坡。 注释:南山上长着茂盛的松树和缠绕的萝草,我们过去曾结拜为知己,如今却不知在说什么。只要我们能一起吟咏白云、攀爬高山,又何必独自去攀登金銮坡呢。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之情。首联通过描绘南山上的松树和萝草,引出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颔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与其独自登上金銮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苦竹山高昼景迟: - 苦竹山:指苦竹山,可能是作者所在地区的一座山,也可能是他心中的理想之地。 - 高:表示苦竹山的高度。 - 昼景迟:白天的景象变得缓慢,可能是因为天气阴沉或者光线不足。 2. 木阴葱茜动南飔: - 木阴:树木的阴影。 - 葱茜:形容树木茂盛,色彩鲜艳。 - 动:被风吹动。 - 南飔:可能是“南风”
【译文】 到处是云烟山,旧地又逢故人,几间茅屋有几株松。 邮亭下马午时吃饭,陇上停耕谈笑老农。 【注释】 板陂铺:地名,在江西省境内。 云山:指江西一带的高山。 旧逢:指旧地重游。 茅屋:茅草房子。 数株松:指几棵松树。 驿(yì)亭:古代传递公文或旅客投宿、换马的机构。 午时饭:中午用餐。 陇上:陇上地区,泛指山陇之间。 辍耕:停止耕作。 老农:老农。 赏析:诗是作者在江西板陂途中所作
注释: 野泊:在野外停泊船只。 萧条:寂静冷落的样子。 灯火稀:指夜晚灯火稀疏,显得空旷凄凉。 空江:指无水可流的江面。 孤艇:孤独的小船。 暂相依:暂时相互依靠。 年荒:一年之中粮食歉收,生活困苦。 触目:眼前所见。 堪骇:令人感到恐惧。 隔岸:隔着江岸。 燎原:火烧原野的意思。 驱虎归:比喻把坏人赶跑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野外停泊的情景,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难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