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桥初进艇,露峰忽振衣。
三竺开丹鹫,诸天在翠微。
涧水浮花片,松磴锁烟霏。
屈折岩扉到,萧条苔径归。
藉草还留酌,闻香顿首机。
第一句:从西湖进入灵隐山到上天竺。
苏桥:指苏堤,杭州西湖上的一条长堤。
初进艇:刚刚乘船进入湖上。
第二句:在露峰寺突然整理衣襟。
露峰:位于杭州市西南的灵隐山上的一个寺庙。
忽振衣:忽然整理衣服。
第三句:三座山峰像丹鹫一样开张,众天尊就在这翠微之中。
三竺:指灵隐寺附近的三个小山头——飞来峰、韬光寺和云林寺。
丹鹫:即佛顶,佛教认为它是佛祖顶上的肉髻。
诸天:众天,泛指天神。
翠微:青翠的山峰。
第四句:涧中的水浮载着花片,松树上的磴道被烟雾笼罩。
涧:山间的溪流。
涧水:指流水。
浮花片:水边飘浮的花片。
松磴:指山间盘旋的松树根部的石阶。
锁烟霏:形容雾气弥漫。
第五句:弯弯曲曲地走过岩石门扉,萧条凄凉地回到苔径上。
岩扉:岩石门扉,这里指通往山顶的路。
屈折:曲折回旋。
岩扉到:通过岩石门扉到达。
萧条:凄凉,冷落,这里形容山路的荒凉寂静。
第六句:坐在草地上饮酒,闻着花香顿首致敬。
藉草:倚靠在草上。
还留酌:留下酒杯,表示要喝酒。
闻香顿首机:闻到花香而低头致敬。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灵隐山的所见所感,从苏堤乘船入湖,经过露峰寺,看到三座山峰像丹鹫张开,众天尊就在翠微之中的景象,感受到涧中流水和松磴的幽静,最后在岩石门扉处感受到山路的萧条凄凉,以及闻着花香而致敬的心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