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宫青嶂合,松门石径通。
窈然深谷里,疑与秦人逢。
涧底藏馀雪,窗中列秀峰。
寂寞支公宅,惟闻朝暮钟。
【赏析】
本诗描写灵谷寺景色,首联写寺周围自然风光,颔联写山中幽静,颈联写寺中的景色,尾联写寺内僧人生活。全诗写景抒情,融情入景,意境优美。
灵谷寺
莲宫青嶂合,松门石径通。
窈然深谷里,疑与秦人逢。
涧底藏馀雪,窗中列秀峰。
寂寞支公宅,惟闻朝暮钟。
注释:
灵谷寺(Linggu sì)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中山陵附近,南朝时已有佛教寺庙,为南京著名古迹之一。灵谷寺建于南朝齐梁年间(469~501年),初名阿育王塔院,后改名灵谷寺,是南京最古老的佛寺之一。灵谷寺的创建人是梁代萧衍的法云法师,梁武帝萧衍曾称“灵谷胜境”并亲自题写了“灵谷寺”匾额,从此成为佛教活动中心。
唐宋以后,灵谷寺屡遭兵焚,几度兴废。清康熙皇帝六次到访,乾隆皇帝六次亲临视察并赐题匾额。民国以来,在孙中山先生、蒋介石先生等社会名流的关心支持下,得到逐步重建。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一古迹的保护工作,多次拨款修葺和扩建,使之成为南京最大的佛寺之一。
莲宫(líng gōng)指佛教寺院。青嶂(zhǎng)指高峻的山峰。松门(sōng mén)指寺院山门前两旁的两棵松树。石径(shí jìng)指用石块铺成的小路。窈然(yǎo rán)形容深曲幽远的样子。深谷(shēn gǔ)指深深的山谷。秦人(qín rén)泛指南方少数民族的人。
涧底藏馀雪,窗中列秀峰。
涧底(jiàn dǐ)指山涧。余雪(yú xuě)即残留的积雪。涧底藏馀雪,形容山涧里残雪未消。列秀峰(liè xiù fēng)指排列着如画的群山。窗中列秀峰,形容从窗子望出去,可见到的秀丽山峰。
寂寞支公宅(jiě mò zhī gōng zhái),支遁隐居在庐山东林寺,后人把他比作东晋和尚慧远,故称东林僧或支公僧。支遁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高僧。他出家后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他的居室简朴而清雅,人们称之为“支公宅”。这里借指灵谷寺。朝暮钟(cháo mù zhōng)指寺院里早晚定时响起的钟声。
赏析:
首联写寺周围自然风光。莲宫,指寺院。青嶂,指高耸的山峰。松门,指寺院的大门两旁两棵松树所拱的门。石径,指寺院门前的石子路。莲宫青嶂合,形容莲宫周围的山峰重叠在一起,显得格外高大挺拔,青嶂则是指这些山峰苍翠欲滴,生机盎然。松门石径通,形容从山门两边的松树之间穿过的小道通向远方。这两句写出了灵谷寺所处的自然环境之美。
颔联写山中幽静。窈然深谷里,形容深谷幽深曲折,难以找到出口。疑与秦人逢,意思是说在这么幽深的山谷里,我好像碰到了一个南方少数民族的人,也就是作者想象中的一个秦人。这两句写出了灵谷寺所在山谷的幽静之美。
颈联写寺内的景色。涧底藏馀雪,形容山涧里残雪未消,给人一种冷峻之感。窗中列秀峰,意思是说从寺院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排排俊美如画的山峰。这两句写出了灵谷寺内景色之美。
末联写寺内僧人生活。寂寞支公宅,意指在灵谷寺这座幽静美丽的山间小屋里,只有一位僧人在过着寂寞的生活。朝暮钟,意思是说无论早晨还是傍晚,寺里总是传来钟声,这是僧人们每日的修行之音。这两句写出了灵谷寺内僧人宁静的生活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灵谷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美好之地。同时,诗人通过对灵谷寺及其周围景观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