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怀名山游,登赏春巳暮。
言寻紫芝约,颇适沧洲趣。
巉巉石抱城,泯泯江流雾。
憩涧挹飞泉,攀萝荫芳树。
临川足鱼鸟,揽泽多蘅荰。
兴发挥绿觞,浩歌谁与晤。
弱水隔烟涛,蓬瀛渺天路。
岂无乘鹤仙,云中自来去。
人世多嚣尘,流光草间露。
嘉会良足怡,转盻巳成故。
何当巢云松,脱迹葆贞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明确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理解诗歌的情感以及作者的思想观点等内容。
“久怀名山游,登赏春巳暮”,诗人久慕名山,于是登山赏景,春天已经过去,天色将晚。这两句交代了诗人登临的目的和时间。
“言寻紫芝约,颇适沧洲趣”,诗人说想寻找灵芝仙草,去那仙境中游玩。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
“巉巉石抱城,泯泯江流雾”意思是:陡峭的石头环绕着城池,朦胧的江水弥漫着烟雾。描写了山水景色,烘托出诗人的幽思遐想,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
“憩涧挹飞泉,攀萝荫芳树”,诗人在山涧停下来欣赏飞泉,攀缘着藤蔓遮蔽着芳香的树木。描写了诗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
“临川足鱼鸟,揽泽多蘅荰”,站在河边观看鱼儿、鸟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捞取泽中的香草。描写了诗人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愉悦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
“兴发挥绿觞,浩歌谁与晤”,兴致勃发,举起酒杯唱起歌曲,歌声嘹亮,无人应答。这两句表现了诗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心情。
“弱水隔烟涛,蓬瀛渺天路”,弱水之隔,烟涛茫茫;蓬莱三岛,虚无缥缈。写出了诗人心中所向往的仙境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岂无乘鹤仙,云中自来去”,难道没有仙人驾着白鹤吗?他们飘浮在白云之间。写出了诗人心中所向往的神仙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情。
“人世多嚣尘,流光草间露”,人世间繁华喧嚣,时光荏苒,如同草间的露水一样。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身处人世的烦扰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感慨之情。
“嘉会良足怡,转盻已成故”美好的聚会让人心情愉快,转眼间就要分别了。写出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不舍。
“何当巢云松,脱迹葆贞素”,什么时候才能像松树那样栖息在高高的云朵上,脱离世俗,保持纯洁高尚的品德。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王浚昌和司马同游观音岩时所作,全篇写景抒情,意境优美。诗的前四句写登山赏景之所见所感,后八句则写诗人的遐想和感慨。首联点明主题:“久怀名山游”。颔联写登临的目的和时间:“言寻紫芝约,颇适沧洲趣。”颈联写诗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巉巉石抱城,泯泯江流雾。”尾联写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弱水隔烟涛,蓬瀛渺天路。”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岂无乘鹤仙,云中自来去。”整首诗充满了浪漫色彩。
这首诗以山水为题材,通过记叙游览的过程,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表达了他渴望归隐山林、远离红尘的心境。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