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茅筑屋枕溪旁,半亩桑麻半亩篁。
弄石老猿通野语,带云归鹤唳清商。
窗临碧涧炉添火,门掩寒岩簟自凉。
白发山翁歌白雪,疏林寒月落横塘。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编茅筑屋枕溪旁,半亩桑麻半亩篁。
  • 注释:用茅草编织成屋,房屋坐落在溪水旁边;一半是桑树,一半是竹子。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山庄的简朴与自然之美。”编茅筑屋”体现了主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简单态度,而”枕溪旁”则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和舒适。”半亩桑麻半亩篁”进一步丰富了山庄的自然景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1. 弄石老猿通野语,带云归鹤唳清商。
  • 注释:玩弄石头的老猿模仿野性的语言;带着白云归来的鹤发出清脆的叫声。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拟人和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山庄中的动物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弄石老猿通野语”形象地描绘了老猿的动作和神态,让人仿佛能听到其声音。”带云归鹤唳清商”则通过对鹤叫声的描绘,传达出山庄的宁静和美好。
  1. 窗临碧涧炉添火,门掩寒岩簟自凉。
  • 注释:窗户靠近清澈的山涧,炉子被增添燃料以取暖;门关闭着遮挡寒冷的岩石和席子因此感到凉爽。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述,展现了山庄主人的生活情趣。”窗临碧涧炉添火”形象地描绘了山涧边的景色及其带来的温馨感觉。”门掩寒岩簟自凉”则通过描写关门的动作和簟子的凉爽感受,传达出山庄主人在冬日里对温暖的珍惜和对自然的依赖。
  1. 白发山翁歌白雪,疏林寒月落横塘。
  • 注释:白发的老人在歌唱白雪,稀疏的树林和清凉的月光洒落在横塘之上。
  • 赏析:最后这两句诗以老人的歌声和月光为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冷峻而又美丽的夜景。”白发山翁歌白雪”不仅描述了老人的状态,也暗示了山庄的岁月静好和诗人的感慨。”疏林寒月落横塘”则通过月光和树林的描绘,传达出夜晚山庄的寂静和美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山庄景象,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