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黯黯若为情,独向青山彻夜鸣。
故苑几回芳草没,锦江依旧暮潮生。
烟消深树藏难定,花落残红怅未平。
莫道空斋高卧稳,分明听得一声声。
注释:
1 子规:即杜鹃,一种鸟类。
- 春归黯黯:春天已经离去,显得黯然失色。
- 若为情: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 独向青山彻夜鸣:只有一只杜鹃鸟独自在青山上,一直到天亮还在鸣叫。
- 故苑几回芳草没:曾经的园林(故苑),几度春草覆盖,如今又长满了新草。
- 锦江依旧暮潮生:锦江的潮水,无论何时都如旧。
- 烟消深树藏难定:烟雾散去,深树难以辨认,难以定形。
- 花落残红怅未平:落花未尽,红色仍然鲜艳,让人怅惘不已。
- 莫道空斋高卧稳:别以为我整天高卧清闲,其实心中早已有所触动。
- 一声声:形容声音清晰可闻。
译文:
春光已逝,黯然失色,唯有子规在青山中彻夜啼鸣。
曾经的园林里,数度春草覆盖,如今又绿意盈盈。
锦江之水,不论何时都像往常一样,暮潮汹涌。
烟雾散尽,深林中难以分辨,一切显得模糊不定。
落花虽已飘零,但红色的残影依然鲜艳,让人心生惆怅。
不要以为我整天高卧清闲,其实我对这一切早有感知。
只听到一声声的悲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色,通过子规的哀鸣,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天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感伤。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安。
第一句“春归黯黯若为情”,开篇便以“黯黯”二字描绘出春天即将离去时的景象,暗含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紧接着,“独向青山彻夜鸣”一句,通过子规鸟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寥的感受。
第二句“故苑几回芳草没”,诗人转而回到过去的记忆,回忆起那些曾经繁茂、生机盎然的园林,而今却只剩下几处芳草萋萋的景象。这一转折不仅增加了诗句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层次分明。
第三句“锦江依旧暮潮生”则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尽管春天已去,但锦江的潮水仍旧如期而至,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时间的延续。这里的“依旧”二字,既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许。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将视线转向更为具体的场景,如烟雾散尽后的深林、落花飘零的残红等,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直观感受,也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展现。
最后两句“莫道空斋高卧稳,分明听得一声声”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虽然表面上看似悠然自得,实则内心早已被这春去夏来的变化所触动,以至于连最微小的声音都能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也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子规鸟的哀鸣,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暗示的元素,使得整首诗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