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筇破笠共携持,犹是红芳三月时。
数里石桥尝远讯,一春闲寺始相期。
最怜旧垒归江燕,忍听斜阳叫子规。
尽日与君吟眺处,独惭疏懒不成词。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掌握。本诗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为抒情。
“瘦筇破笠共携持,犹是红芳三月时”的意思是:用瘦竹制成的筇杖和破旧的斗笠一起携带着,还只是三月里盛开的花。
译文:我用瘦竹制作的筇杖和破旧的斗笠一起携带着,还只是三月里盛开的花。
赏析:诗人在山间漫步,欣赏着春光,心情舒畅无比。他拄着筇杖,顶着斗笠,一路观赏着美丽的风景。
“数里石桥尝远讯,一春闲寺始相期”的意思是:走过了几里路才远远传来寺庙的钟声,一年中只有在春天才能去寺院拜见方丈。
译文:走过了好长的路程才听到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只有在一年的春天才能去寺院拜见方丈。
赏析:“数里石桥尝远讯”,诗人沿着石桥行走,听到了石桥上传来悠扬的钟声。“一春闲寺始相期”,“一春”指整个春季。“始相期”,意思是只有在春天的时候才可以去拜访方丈。“数里石桥”点出这是一条山路,诗人走在这样的路上,可以听到远方传来的寺庙里的钟声;而“方丈”一词又说明诗人要拜访的对象是寺庙中的方丈。“一春闲寺始相期”一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不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谊。
“最怜旧垒归江燕,忍听斜阳叫子规”的意思是:最可爱的还是那些从南方飞回巢穴的燕子,不忍心听那一声声凄惨的子规叫唤。
译文:最可爱的还是那些从南方飞回巢穴的燕子,不忍心听那一声声凄惨的子规叫唤。
赏析:这里诗人以燕子和子规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燕子归来,是因为它找到了温暖的家,而子规的啼叫,则是因为它的家乡被战火烧毁,它不得不忍受这撕心裂肺的痛苦。作者借燕子、子规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
“尽日与君吟眺处,独惭疏懒不成词”的意思是:一整天都在一起吟咏眺望的地方,却感到十分惭愧,因为我太懒散,不能作成一首词来表达我的情意。
译文:整天都在一起吟咏眺望的地方,却感到十分惭愧,因为我太懒散,不能作成一首词来表达我的情意。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
瘦筇破笠共携持,犹是红芳三月时。
数里石桥尝远讯,一春闲寺始相期。
最怜旧垒归江燕,忍听斜阳叫子规。
尽日与君吟眺处,独惭疏懒不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