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无此畏,出郭愈多欢。
不是风尘苦,焉知水石难。
小床依草稳,片月到襟寒。
尚得馀今日,幽情或未阑。
白衣庵新居自来无此畏,出郭愈多欢。
注释:“白衣庵”可能指的是一个位于城外的简陋庵堂,诗人在这里暂住。“无此畏”表示没有感到任何恐惧或忧虑。“出郭”即走出城郭,表明诗人暂时从外界的压力和纷扰中解脱出来。“愈多欢”表示心情变得更加愉快。
译文:自从来到这里没有恐惧,出了城郊越发感到快乐。
赏析:此诗表达了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诗人在面对外界压力时,选择了一处简陋的住处,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让他感到真正的安心与喜悦。这种简单的生活让他忘记了世俗的烦恼,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第二联:
不是风尘苦,焉知水石难。
注释:这里的“风尘苦”形容了诗人在旅途中经历的艰难困苦,而“水石难”则表达了他对山水之间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慨。“焉知”是一种反问,表示诗人通过亲身经历,才深刻体会到这些自然的美妙和挑战的困难。
译文:不是因为风尘的苦楚,怎么会知道水和石头的难行。
赏析: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他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了风尘之苦和山水之美之间的对比和联系。诗人不仅描述了自然环境中的艰难险阻,更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些困难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第三联:
小床依草稳,片月到襟寒。
注释:这里的“小床”指的是诗人居住的简陋小屋中的小床。“草稳”形容草本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给人以稳定和安全的感觉。“襟寒”则描述了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凉意。“片月”指的是月亮,这里用来形容夜晚的月光,给人一种静谧和清冷的感觉。
译文:小床上草本植物生长得十分安稳,一片月光照在身上让人感到一丝丝寒冷。
赏析:此联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画面,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安宁。“小床”和“草稳”共同构成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背景,而“片月到襟寒”则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情感深度。这样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想象出诗人在这样的夜晚独处时的心境和感受。
第四联:
尚得馀今日,幽情或未阑。
注释:这里的“幽情”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沉思或深沉的情感。“余今日”可能意味着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诗人仍能保持这份宁静和内心的平和。“阑”在这里有结束的意思,表示情感或思绪达到了一定的饱和或满足的状态。
译文:或许还能享受这一天的宁静,我的内心情感或许还没有完全结束。
赏析:这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生活可能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种积极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