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厚凝云暗,天高积雪长。
一声过大宛,万里到扶桑。
空旷随青草,驱驰限紫缰。
旅魂劳易倦,托尔在斜阳。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蒋子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地厚凝云暗,天高积雪长。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象,大地厚实而厚重,仿佛能凝聚起乌云;天空高远而空旷,积雪覆盖着大地。这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广袤无垠的大自然中。
一声过大宛,万里到扶桑。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骑马奔驰的场景。大宛是西汉时期西域的一个地名,这里指代的是广阔的天地和无尽的征程。诗人骑马穿越千山万水,历经万里之遥,最终到达了远方的扶桑之地。这里的“扶桑”指的是日出之地,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空旷随青草,驱驰限紫缰。
这句诗描绘了马儿在宽阔草原上奔跑的情景。空旷的地方随着青草生长,马儿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驰骋,不受束缚。而“紫缰”则是对马缰的描述,紫色象征着高贵和尊贵。这两句诗共同描绘了一幅马儿在广阔草原上自由奔跑的画面,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由精神。
旅魂劳易倦,托尔在斜阳。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他的旅魂因为长时间的奔波和劳累而感到疲惫不堪,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前行。最后一句中的“托尔”指的是太阳,意味着诗人虽然疲惫却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以壮丽的景象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活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句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美感和哲理深度。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马儿在广阔草原上奔跑的场景,传达了生命的力量和自由精神。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蒋子龙诗歌作品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