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千寻气,诗书见道源。
勋名悬北阙,喉舌重南藩。
好梦琼花观,凉风绿雪轩。
寄言王子晋,何必事高鶱。
寿李天御
【注释】:李天御,即指李德裕。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李德裕诗作的诗,全诗以颂扬为主,赞其气度不凡,才华出众。首联赞美了李德裕的气魄和才华;颔联赞美了李德裕在北地建功立业,在南疆治理有方;颈联赞扬李德裕的清高脱俗;尾联劝李德裕不要追求名利,而应该追求道义。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
自得千寻气,诗书见道源。
勋名悬北阙,喉舌重南藩。
好梦琼花观,凉风绿雪轩。
寄言王子晋,何必事高鶱。
寿李天御
【注释】:李天御,即指李德裕。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李德裕诗作的诗,全诗以颂扬为主,赞其气度不凡,才华出众。首联赞美了李德裕的气魄和才华;颔联赞美了李德裕在北地建功立业,在南疆治理有方;颈联赞扬李德裕的清高脱俗;尾联劝李德裕不要追求名利,而应该追求道义。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
诗句解析与译文: 夜: - 注释: 夜晚,时间背景。 - 译文: 夜晚,主人的城郭已经离开,柴门显得更高更远而闲适。 - 赏析: 这个简短的句子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静谧。 主人城郭去,柴门高更闲。 注释: 主人,泛指主人或主人所在的地区。城郭,古代城市周围的城墙。高,高大;闲,悠闲、不忙碌。 - 译文: 主人已离开,城郭变得遥远
宿千山龙泉寺 风华绝代,禅房花木深 1. 诗篇初读 - 诗句内容与寓意 - 五更风雨密,孤枕暗钟频 - 白日愁为客,青山不定身 - 涧响虫声杂,窗虚花气新 2. 译文对照 - 译文逐句详解 - 关键词解释 3. 诗歌赏析 - 自然美景描绘 - 禅意深远表达 - 诗意人生哲学反思 4. 文化背景 - 历史地位及建筑特色 - 龙泉寺在佛教中意义 - 千山风景与文化交融 5. 创作灵感 -
【诗句解读】: 1. 一旬谈笑里,万里别离中。——十天的交谈欢笑之中,万里之隔的分别。 2. 策马春山响,孤城旭日红。——策马奔驰在春天的山间,远处的城池在朝阳下显得分外耀眼。 3. 离杯归思满,分手客心同。——离别时酒杯中满是离愁,分别时客子的心情也和酒杯中的酒一样满溢。 4. 珍重千金铗,长歌使我逢。——珍重地收起价值千金的宝剑,长歌一曲让我在这旅途中再次相遇。 【译文】:
【注释】 丁酉:指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 傍寺逢生日,趋庭忆往年:在寺庙里过生日(生辰),想起以前的日子。 既无酬下地,犹自戴皇天:既然不能报答天地的恩德,仍然像从前那样顶礼膜拜。 断戍荒烟合,孤城月悬:荒凉的边塞,烟雾缭绕,月光悬挂在孤独的城楼上。 珠海上,清切乱啼鹃:在珠海上,杜鹃鸟凄厉地鸣叫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天启七年(1627)农历八月十五日生日时写的。此诗以“逢”字起头
【注释】: 1.丁酉生日宿沈阳南塔寺其二:指诗人在丁酉年(7679)生日时住进沈阳的南塔寺。 2.儿女:指妻子儿女。 3.十年:诗人自比,十年来辛苦劳苦。 4.枯冢树:坟墓上的树木。 5.石梁:指石桥。 6.侍烛:点蜡烛。 7.悲天:感叹苍天。 8.幸依塞下:庆幸还能住在边关塞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丁酉年(7679)生日时住进沈阳南塔寺后所写的第二首诗。前两句说自己为子女操心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黑水沙边路,终宵对月明”,是说作者身居幽深的山中,与诸兄弟相会于黑水边的沙路上,直到深夜,对着明亮的月光畅谈心事。中间两联“我无青嶂梦,谁有向秋情”,则是说:自己没有像青嶂那样高远、壮阔的梦境,谁又能像我一样在秋天里满怀感伤之情呢?“塞草不成绿”“孤松亦作声”两句,则是说自己与诸兄弟相聚,共话平生,却只能听到远处的风声,而那塞草和孤松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晓发牛庄 - 释义:早晨出发到牛庄。 - 赏析:描述了清晨的出发,给人一种宁静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2. 发棹辞寒碛 - 释义:扬帆启程,离别寒冷的沙地。 - 赏析:描绘了告别艰难环境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依依不舍。 3. 扬舲起楫师 - 释义:扬帆起桨,作为旅伴。 - 赏析:表现了诗人对旅途伙伴的珍视,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支持。 4. 不关行处苦 - 释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渡海时的感受和心情。全诗如下: ```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 其三 晨起听鸡声,关心事事生。 独怜浮海意,仍是感恩行。 怒浪迎风白,朝暾半夜明。 一帆天地外,谁念此时情。 ``` 注释: 1.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诗人准备渡海去辽西时,特意在牛庄寺题写了诗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忧与责任感。 2. 晨起听鸡声,关心事事生:清晨醒来听到鸡鸣的声音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 其二 钟声犹傍寺,海气已惊心。 地是人间尽,云从此路深。 风波供旅思,岛屿忆秋林。 回首天山雪,何由寄一音。 注释: 1. 牛庄寺: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牛庄村内,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 2. 钟声犹傍寺:指寺庙的钟声仍然清晰地回荡在耳边。 3. 海气已惊心:海风吹来使人感到心惊胆战。 4. 地是人间尽:意思是这个地方已经到了世界的尽头
丁酉九日南还别剩师叔雁碛寒沙白,云峰野烧红。 风声皆向北,人意未离东。 锡振边尘落,书缄血泪空。 依依看寸晷,愁听暮天钟。 【注释】 1. 丁酉:古代干支纪年方法之一,“丁”是地支的第五位,“酉”是地支的第七位,合起来是第九个地支,所以叫“丁酉”。 2. 雁碛(suì):指沙漠,碛是沙石堆积的地方,也泛指沙漠。 3. 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4. 锡振: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境内。 5.
诗句释义 1 寿阳峰独峻:此句描述的是一座名为“寿阳峰”的山峰,它独自耸立,显得非常陡峭。这里的“独峻”意味着其高峻、突出的特点。 2. 德泽与千年:这句表达了对寿阳峰深厚恩惠和持久影响的一种赞美。通过“德泽”和“千年”两个词,诗人强调该山峰对地区或人群的影响是深远和永恒的。 3. 地阔苍梧雨:这里用“地阔”来形容地理范围广阔
【注释】 左星使君:指唐代诗人左游岩,字子微。左游岩曾任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所以称“秦左星使君”。 烧丹:炼丹术,古人以为服食金丹可以成仙。此处借指隐逸生活。 自得中和理:意谓心无外物杂念,心境自然平和。 冰盘:喻指洁白无瑕的玉盘。碧桃:指桃花。 赏析: 此诗是赠给友人左游岩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炼丹比喻隐逸生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写炼丹之人尚且不老;颔联点明自己与世无争
寿柴云荐 雪枣如银白,丹砂似血红。 不悬金鼎内,只在玉堂中。 注释:雪枣和丹砂都是珍贵的中药材,它们的颜色鲜艳,形状独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这里将它们比喻为金银和血液,形容它们的珍贵和美丽。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雪枣和丹砂的美丽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中药材的热爱和珍视。 译文:雪枣如同白银般晶莹剔透,丹砂犹如鲜血般鲜红耀眼。它们并不悬挂在金鼎之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的《游平远观》,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从韶州取道平圃——从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出发前往平圃。 趋陆持孤锡,依山逐二官——在陆地上行走时拿着“孤锡”(一种古代的信物或标志),沿着山峦追逐二官(指地方官员)。这里的“孤锡”和“二官”都是象征性地表示对仕途的追求。 杉云寒影密,冬岭烧痕宽——形容山林间杉树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冬日的岭上,火烧痕迹明显,给人一种宽广的感觉
【注释】 雄州:指今广东肇庆。平圃:地名,在今广东省高要县东北。百馀里:一里当五十步,故一百里为七百五十步,即七十五里。候鸡鸣:等待报晓的公鸡啼叫。月照野云落:月光照着野外的云彩。篮随官马行:随官员所乘的马行走。舟胶初涷水:船被冻得胶住了,刚开始结冰。人过落滩声:行人经过河中的沙滩时发出的声音。两鬓看如此,行藏计未成:我的头发已白了一半,我的计划还没有实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山东道中》。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详细释义和分析: 鸡鸣天未曙,各自理征鞭。 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场景,诗人在鸡叫还未彻底停止时就开始准备上路,整理行囊中的行李。这里的“理征鞭”指的是整理行囊、检查行装的意思,反映了旅途中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路滑畏行石,喉乾望打尖。 这两句反映了路途的艰难。道路湿滑,容易滑落石头,诗人因此感到害怕;喉咙干燥,渴望找个地方休息,喝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