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天未曙,各自理征鞭。
路滑畏行石,喉乾望打尖。
密云依小屋,荒井发虚烟。
记得庐山麓,松高看鹿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山东道中》。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详细释义和分析:

鸡鸣天未曙,各自理征鞭。
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场景,诗人在鸡叫还未彻底停止时就开始准备上路,整理行囊中的行李。这里的“理征鞭”指的是整理行囊、检查行装的意思,反映了旅途中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路滑畏行石,喉乾望打尖。
这两句反映了路途的艰难。道路湿滑,容易滑落石头,诗人因此感到害怕;喉咙干燥,渴望找个地方休息,喝口水。”打尖”是古代行军途中找水井喝水的意思。

密云依小屋,荒井发虚烟。
这两句诗描写了旅途中的环境,远处的云层密集,笼罩着周围的小屋,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荒废的井里冒出一缕缕轻烟,增添了一种荒凉的氛围。

记得庐山麓,松高看鹿眠。
最后这两句诗回忆了庐山的美景。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那里的松树高大挺拔,仿佛可以看见鹿在树上安详地睡着。这里的“庐山麓”指的是庐山山脚的部分,而“松高”和“鹿眠”则是庐山自然风光中的两个典型元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美丽。从开始的准备出发,到路途中的困难,再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旅行画面。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