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开白社向琼台,好友如林共茗杯。
永岁独悬沧海月,多时空折岭头梅。
闲敲玉磬催晨梵,静数金风动律灰。
渐去流光头渐白,送君心事独徘徊。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莫炯心在琼海任职三年的离别之作。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莫炯心走都门三载谒诠部考选得官归琼海过别诗以送之且讯诸社好    
(译文)莫炯心离开京城三年,去诠部参加考试并被录取了官职,回到琼海后经过这里送给他一首诗来表达送别的感情并且询问各位朋友的情况。    
    
曾开白社向琼台,好友如林共茗杯。    
(译文)曾开在琼台建立了一个白社,有许多好友就像树林一样聚集在一起喝茶聊天。    
    
永岁独悬沧海月,多时空折岭头梅。    
(译文)在漫长的岁月里只有悬挂在海中的明月,很多时间只能折枝梅花寄托哀思。    
    
闲敲玉磬催晨梵,静数金风动律灰。    
(译文)悠闲地敲击着玉磬,催促着清晨梵音的响起;静默地数着金风吹动律令灰烬的声音。    
    
渐去流光头渐白,送君心事独徘徊。    
(译文)渐渐流逝的时光让我的头发变白,送走了你心中却一直不能平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与好友离别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不舍之情。首先,诗人通过“莫炯心走都门三载谒诠部考选得官归琼海过别诗以送之”这一句,描绘了好友莫炯心的离去和其经历的艰辛,以及诗人的不舍之情。接着,“曾开白社向琼台,好友如林共茗杯”描绘了在琼台建立的白社中,好友们相聚一堂,共同品茶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和谐的友情氛围。然后,“永岁独悬沧海月,多时空折岭头梅”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远行的无奈与感慨。最后,“闲敲玉磬催晨梵,静数金风动律灰”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寂静中倾听、数落时光流逝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寂寥与感伤。最后两句“渐去流光头渐白,送君心事独徘徊”更是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深深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