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水桃花二月春,双收人境未全贫。
问年行道师黄檗,入谷耕云让子真。
黑月急猿啼峡雨,逐人破衲洗江尘。
明霞十亩归前浦,独笑支离老此身。
【注】桃花二月开,双收人境未全贫。问年行道师黄檗,入谷耕云让子真。黑月急猿啼峡雨,逐人破衲洗江尘。明霞十亩归前浦,独笑支离老此身。
赏析:
首联“锦水桃花二月春,双收人境未全贫。”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春天的锦绣河流旁,桃花盛开,景色宜人。然而,诗人却感叹自己尚未完全摆脱贫穷的状态。这里的“锦水”和“桃花”都象征着美好的景象,而“未全贫”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颔联“问年行道师黄檗,入谷耕云让子真。”继续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向一位行道者请教如何修行得道,希望在修行的道路上找到真谛。这里的“黄檗”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而“让子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真谛的追求和执着。
颈联“黑月急猿啼峡雨,逐人破衲洗江尘。”以夜晚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深沉的画面。月亮落下时,猿猴在峡雨中鸣叫,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江上的尘埃在破衲中被洗涤干净,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超脱。这里的“黑月”、“峡雨”、“逐人”、“破衲”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修行和超脱的深刻思考。
尾联“明霞十亩归前浦,独笑支离老此身。”是整首诗的升华之笔。诗人以明霞映照出的一片田野为背景,独自笑着回顾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这里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超脱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凄美的情感表达;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