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火候问天师,桃核红开胜玉卮。
秋老药苗香石径,身和月色照霜眉。
蛟号海屋千珠集,槎泛天河八月时。
共是蓬壶烟树客,错传潘岳鬓成丝。
不从火候问天师,桃核红开胜玉卮。
秋老药苗香石径,身和月色照霜眉。
蛟号海屋千珠集,槎泛天河八月时。
共是蓬壶烟树客,错传潘岳鬓成丝。
注释:
- 不从火候问天师:意指不求技艺高超,而是直接请教高人。
- 桃核红开胜玉卮:桃花的花朵如同美玉一样美丽,与酒器相比也毫不逊色。
- 秋老药苗香石径:秋天里,药材的苗儿散发着香气,漫步在石径上。
- 身和月色照霜眉:夜晚月光下,自己的容颜与霜雪般洁白的眉毛相映成趣。
- 蛟号海屋千珠集:蛟龙的叫声犹如大海中的珍珠聚集,形容气势磅礴。
- 槎泛天河八月时:船桨划动的声音仿佛穿越了天河,到了八月时节。
- 蓬壶烟树客:如同蓬莱仙岛上的烟树之客,指的是仙人。
- 潘岳鬓成丝:潘岳的头发白得像丝线一样,形容年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梅花的高洁、坚韧品质的赞美之情。
首句“不从火候问天师”,意思是说,不需要通过询问火候来了解如何种出好花,即表明自己种植梅花的技巧已经足够,无需再向别人请教。这句诗展现了诗人自信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梅花栽培技术的掌握。
第二句“桃核红开胜玉卮”,描绘了梅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用“桃核”比喻梅花的小巧玲珑,而“红开”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鲜艳的颜色。同时,将梅花与“玉卮”(一种古代盛酒的器皿)相比,更是强调了梅花之美。
第三句“秋老药苗香石径”,则转向描述梅花的生长环境。秋天,植物开始凋零,但梅花依然生机勃勃,它的香味弥漫在石径上,让人感到宁静而美好。
第四句“身和月色照霜眉”,进一步描绘了梅花与月亮的关系。在月光的照耀下,梅花的影子落在了清澈的霜面上,形成一幅静谧的画面。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平静。
第五句“蛟号海屋千珠集”,借用神话故事中蛟龙的声势,来形容梅花开得繁密如同海底珍珠一般,展现了梅花的壮观之美。这句诗既增加了诗歌的气势,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生命力的赞赏。
第六句“槎泛天河八月时”,以“槎”字暗喻船只行进的场景,意味着诗人乘坐船只在秋天的八月时节前往远方。这既是对诗人旅行生活的描绘,也是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最后一句“共是蓬壶烟树客”,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里的“蓬壶”指的是神话中的蓬莱仙境,而“烟树客”则暗示了诗人自己如同仙人一样的存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梅花一样,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坚韧和乐观。
这首诗以梅花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坚韧不拔态度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