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山路石钩连,百里荒凉尽废阡。
古庙门前留碧树,行人雪地裹红毡。
天无半日温晴意,人定三冬去住缘。
却比梅花寒彻骨,飘摇轻薄客心前。

【注释】

东平:地名。在今山东省。石钩:石桥的钩子,借指桥梁。连:连接之意。十里:十里长路。废阡:荒芜了阡陌。碧树:绿树。红毡:用红布做成的毡子,是冬天裹腿的。天无半日温晴意:意思是天气寒冷。人定三冬去住缘:意思是人们定下了冬季的生活计划。却比梅花寒彻骨:却比梅花更冷。飘摇轻薄客心前:飘摇不定,轻浮浅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诗作。作者通过“石钩”、“碧树”、“红毡”、“行人”、“雪地”等物象描写出一片荒凉萧瑟的景致,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感慨之情。

首联“东平山路石钩连,百里荒凉尽废阡。”写东平的山路,有如石桥上的钩子相连,千里荒草无人问津。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东平荒凉萧瑟的画面。

颔联“古庙门前留碧树,行人雪地裹红毡。”描绘出一幅古庙门前留有碧绿的树木,而行人却裹着红色的毡子行走在雪地上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东平的荒凉景象以及人们生活的艰苦。

颈联“天无半日温晴意,人定三冬去住缘。”进一步描绘了东平的寒冷气候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感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尾联“却比梅花寒彻骨,飘摇轻薄客心前。”以梅花来比喻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担忧和不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这首诗通过对东平荒凉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感慨之情以及对自己情感的担忧与不安。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