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关曾照伍家须,失路方惭镇海珠。
镜破持来吾瘦矣,我安归处汝知乎。
乌啼地阔愁如海,魂醒人孤影在湖。
劫火又烧山泽涸,重骑羸马出皇都。
【诗句解释】
- 昭关曾照伍家须:昭关,即古时的昭州关隘,位于现在的广西昭平。伍家须,即伍子胥,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因被楚王猜疑而逃亡至吴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昭关的月亮曾经照过伍子胥的住所。
- 失路方惭镇海珠:镇海珠,指的是镇海将军的佩剑,传说中镇守海洋的宝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伍子胥在路上迷失方向,感到惭愧。
- 镜破持来吾瘦矣:镜破,指的是破碎的镜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伍子胥拿着破碎的镜子,觉得自己已经消瘦了。
- 我安归处汝知乎:我安归处,指的是伍子胥的归宿。汝知,指的是你应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知道我的归宿吗?
- 乌啼地阔愁如海:乌啼,指的是乌鸦的叫声。地阔,指的是大地宽阔。愁如海,形容忧愁如同大海一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乌鸦的叫声使得大地显得宽阔,使人感到忧愁如同大海一样。
- 魂醒人孤影在湖:魂醒,指的是灵魂苏醒。人影在湖,指的是人的影像出现在湖面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灵魂苏醒后,人的影像出现在湖面上。
- 劫火又烧山泽涸:劫火,指的是火灾。山泽,指的是山林和湖泊。涸,指的是干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火灾再次烧毁了山林和湖泊,使它们都干涸了。
- 重骑羸马出皇都:重骑,指的是骑着马重新出发。羸马,指的是瘦弱的马。皇都,指的是京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骑着瘦弱的马重新出发,离开京城。
【译文】
昭关曾经照耀过伍子胥的住所,迷路之后我才感到羞愧。
破碎的镜子拿来让我感到消瘦,我不知道我的归宿在哪里。
乌鸦的叫声使得大地显得宽阔,忧愁如同大海一样。
灵魂苏醒后,人的影像出现在湖面上。
火灾再次烧毁了山林和湖泊,使他们都干涸了。
骑着瘦弱的马重新出发,离开京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伍子胥的形象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
首联“北月曾照伍家须,失路方惭镇海珠”描绘了昭关的北月照耀下,伍子胥的住所。这里的“北月”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而“伍家须”则代表了伍子胥的人生经历。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伍子胥的敬仰之情。
颔联“镜破持来吾瘦矣,我安归处汝知乎”进一步描写了伍子胥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镜破”、“瘦矣”等词汇,既形象地描绘了伍子胥的形象和心境,也暗示了他的孤独和无助。而“我安归处汝知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伍子胥命运的担忧和不解。
颈联“乌啼地阔愁如海,魂醒人孤影在湖”则进一步描绘了伍子胥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这里的“乌啼”、“地阔”等词汇,既生动地描绘了外部环境的萧条和荒凉,也暗示了伍子胥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而“魂醒”则揭示了伍子胥内心的觉醒和抗争。同时,“人孤影在湖”则形象地描绘了伍子胥的身影,以及他在湖面上的形象。
尾联“劫火又烧山泽涸,重骑羸马出皇都”则进一步描绘了伍子胥的命运和行动。这里的“劫火”象征了战争和灾难,而“山泽涸”则暗示了伍子胥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而“重骑羸马”则描绘了伍子胥离开京城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伍子胥的历史形象和内心世界。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