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得骊珠九曲明,瑶台叠叠向人清。
鼓钟自发云根响,狮象齐驱药力轻。
名胜未须夸泰岱,岩峦恰好称山城。
客愁无处消烦暑,今日因君挟纩行。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明代诗人杨慎。
首先看第一句:“镌得骊珠九曲明”。骊珠是指骊山的珍珠,九曲明则形容珍珠被雕刻成的各种形状和图案。骊山位于今陕西临潼县,山上有许多洞穴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骊山的“九龙泉”,所以这一句可能是在赞美骊山的美丽和神秘。
第二句:“瑶台叠叠向人清”。瑶台在这里可能是指山上的建筑或景点,叠叠向人清则形容这些建筑或景点让人感到清新宁静。这里的“向人清”可以理解为这些建筑或景点对人们有着净化心灵的效果。
第三句:“鼓钟自发云根响”。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山上的钟声,从云根传来,悠扬动听。这里的“发云根响”可以理解为钟声从山间传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四句:“狮象齐驱药力轻”。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山上的动物,狮子和大象在山中自由奔跑,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这里的“齐驱药力轻”可以理解为这些动物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感受。
第五句:“名胜未须夸泰岱,岩峦恰好称山城”。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即使没有泰山那样的名胜,但这里的山峦和岩壁也足以让这座山城变得美丽壮观。这里的“名胜”可以指泰山这样的名山,而“岩峦恰称山城”则形容这里的山峦和岩壁与山城的景色相得益彰。
第六句:“客愁无处消烦暑,今日因君挟纩行”。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客人的烦恼无处可消,但如今有了这位朋友的帮助,他感到心情舒畅,仿佛身上的寒意都被驱散了。这里的“挟纩行”可以理解为带着暖洋洋的心情出发。
综合以上分析,这首诗可能是在赞美一个地方的自然美景、建筑和动物,以及人们在这个地方的愉悦心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