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枌榆此日春,笳吹动地羽书频。
千秋渤海称龚遂,几度舆情得寇恂。
仙石洞中留日月,蓬山岛外隔风尘。
旷怀体用能兼备,一斛流霞满酒樽。

【注释】

  1. 寿戴怡涛太守:给寿戴怡涛的祝寿词。怡涛,即戴怡涛,字元理,号东园,明朝嘉靖年间人,曾任福建泉州同知、浙江按察使等职。
  2. 枌榆:指桑榆,这里泛指春天。
  3. 笳吹动地羽书频:指边疆战事频频传来。笳,古代的一种乐器。
  4. 千秋渤海称龚遂:指渤海一带的人称赞龚遂为贤太守。龚遂,汉宣帝时人,任渤海太守,以德化民,百姓安居乐业。
  5. 几度舆情得寇恂:指几次民意得到响应。寇恂,东汉初年人,曾担任颍川太守,以善政闻名。
  6. 仙石洞中留日月:形容风景优美如仙境一般。仙石洞,指神仙留下的洞穴,通常用来形容美丽而神秘的景致。
  7. 蓬山岛外隔风尘:形容蓬莱仙岛远离尘世,宁静而神秘。蓬山岛,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常被用来比喻远离尘嚣的地方。
  8. 旷怀体用能兼备:意指胸怀广阔,能够将道与器结合。体用,是儒家哲学中的两个概念,体代表本体,用代表现象。
  9. 一斛流霞满酒樽:形容饮酒畅快的心情,如同喝下美酒般令人陶醉。一斛,古时容量单位,斛斗为十升;流霞,形容美酒色如朝霞般绚丽。
    【赏析】
    此诗是为寿戴怡涛太守而作的祝颂词。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美景和赞美历史人物来表达对戴怡涛的敬意和祝福。
    首句“喜见枌榆此日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节见到的美好景象。枌榆指的是桑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戴怡涛在春天来临之际能够迎来好运和事业上的成就的喜悦之情。
    “笳吹动地羽书频”一句,描绘了边疆战事频繁的景象。这里的笳吹和羽书都是古代传递军情的信号,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戴怡涛能够守护国土、维护和平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千秋渤海称龚遂,几度舆情得寇恂”,则是对戴怡涛政绩的赞扬。龚遂和寇恂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将,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诗人通过这两句话强调了戴怡涛治理地方的能力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关注。
    “仙石洞中留日月,蓬山岛外隔风尘”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戴怡涛的政绩。仙石洞和蓬山岛都是具有神奇色彩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戴怡涛治理地方的卓越才能以及他所创造的美丽环境的赞赏之情。
    最后两句“旷怀体用能兼备,一斛流霞满酒樽”则总结了戴怡涛的优点。这里的“旷怀”指的是宽广的胸怀,“体用”指的是道与器的结合,“一斛流霞满酒樽”则形容了诗人喝酒时的愉悦心情。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戴怡涛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