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出五里塘,迢迢去路长。
水花红近眼,烟柳绿成行。
茅屋依山小,汀兰拂棹香。
时时见渔父,击楫下沧浪。
【注释】
- 通波塘:指太湖。泛舟:乘船游览。沈惟馨(生年不详):字子言,号东江,浙江嘉兴人,唐文宗时宰相沈传师之孙,唐代著名诗人,与顾况、白居易等交游。王大用:生平事迹不详。钱时敛:生平事迹不详。联句:两人互相唱和的诗体。
- 五里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迢迢:远貌词。去路长:指离家乡很远。
- 水花:水面上飘动的水珠。红:颜色红。近眼:形容水花映入眼帘的样子。
- 烟柳:雾中的柳树。绿成行:形容柳色浓密如行行青草。
- 茅屋:简陋的房屋。依山小:依傍着山势而建,显得非常小巧。
- 汀兰:岸上的花草。拂棹香:轻拂着船桨散发出香气。
- 渔父:捕鱼的人,泛指渔民。击楫:击船桨,表示决心。下沧浪:跳入深水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的小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
首句写舟行之远:“舟出五里塘,迢迢去路长。”起笔就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幽静之美。“迢迢”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了江南水乡的遥远距离,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期待和憧憬。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水花红近眼,烟柳绿成行。”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勾画出了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象。“水花红近眼”,形容水花飞溅到眼中的景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烟柳绿成行”,则描绘出烟雾缭绕中柳树成行的美景,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之情。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环境氛围:“茅屋依山小,汀兰拂棹香。”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勾画出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茅屋依山小”表现了江南水乡民居的朴素与自然;“汀兰拂棹香”则描绘出了岸边花草的清香,给人以嗅觉上的享受。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环境的赞美之情。
尾联以简洁的语言收束全篇:“时时见渔父,击楫下沧浪。”这两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击楫下沧浪”的形象,既表现了渔夫们生活的乐趣,也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动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和谐的环境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