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山前看滥觞,凫鹥翔集菰蒲香。
远波明灭带城阙,别派宛转通林塘。
褰衣经涉孺子喜,展席俯视尘襟凉。
斜阳上马傍堤去,极目东流思故乡。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玉泉山前看滥觞”: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玉泉山的前面观看着江水的源头。这里的“滥觞”是古代对水的一种称呼,意为江水的开始,象征着江水的起始与纯净。
“凫鹥翔集菰蒲香”:这句诗描述了江水边的景象,有水鸟(凫鹥)在水中自由飞翔,周围长满了菰和蒲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菰蒲是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水边,常常用来比喻水乡的生活。
“远波明灭带城阙,别派宛转通林塘”:这句诗描绘了远处的江水波动闪烁,仿佛带有城阙的轮廓。另外,江水的另一条支流蜿蜒曲折,通向树林和草地。这两句诗通过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流动,以及江水与城市的关系。
“褰衣经涉孺子喜”:这句诗描述了诗人自己穿着衣服过江的情景,他看到水中的儿童们非常开心地玩耍。这里的“孺子”是指小孩子,用来形容他们无忧无虑的快乐。
“展席俯视尘襟凉”:诗人放下衣裙坐下,从高处俯瞰着流水,感到心情凉爽。这里的“尘襟”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心绪,用来形容他的心境。
“斜阳上马傍堤去,极目东流思故乡”: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骑马离开,眺望着东边的流水,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这里的“极目”形容诗人的目光深远,看到了远方的风景和家乡。
这首诗通过对江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与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