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天涯感岁寒,梦回清泪欲成团。
人间空想萱枝茂,地下谁怜雁影单。
衣线密缝犹有在,儿孙满眼若为看。
三牲列鼎嗟何及,惭负皇恩似海宽。
游子天涯感岁寒,梦回清泪欲成团。
人间空想萱枝茂,地下谁怜雁影单。
衣线密缝犹有在,儿孙满眼若为看。
三牲列鼎嗟何及,惭负皇恩似海宽。
诗句释义:
游子天涯感岁寒:描述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岁月带来的寒冷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因远离故乡而产生的孤寂和凄凉之感。
梦回清泪欲成团:形容诗人在梦中醒来时,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仿佛泪水即将凝固成为团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伤和无助。
人间空想萱枝茂:用“萱枝”比喻母亲的健康和长寿,表达出诗人对母亲健康的深深忧虑和渴望。
地下谁怜雁影单:以大雁南飞比喻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衣线密缝犹有在: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诗人依然能感觉到母亲生前衣物上缝针的痕迹,这象征着母亲对诗人的影响和关爱一直存在。
儿孙满眼若为看:表达了诗人看到子孙满堂的景象时的复杂心情,既感到满足也感到无奈和悲伤,因为这样的场景常常与自己远在他乡形成对比。
三牲列鼎嗟何及:三牲是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列鼎是古代的礼器,这里用来象征对父母的尊敬和祭奠。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尽孝的惋惜之情。
惭负皇恩似海宽: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愧疚之情,觉得自己未能报答皇恩,愧对皇恩浩荡。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顾清得知父亲去世的悲伤时期,通过对母亲生前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身无法回报母爱的遗憾,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个人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先母忌辰有感用前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也是一种对家庭责任和孝道的反思,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