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江五月渡三军,白羽风前断瘴云。
两字服心知有以,一时成算岂徒云。
南人总识天威重,北伐终嗟汉鼎分。
剩欲起公论此事,邺宫吴苑几斜曛。
诗句:
- 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淮阴侯祠
- 泸江五月渡三军,白羽风前断瘴云。
- 两字服心知有以,一时成算岂徒云。
- 南人总识天威重,北伐终嗟汉鼎分。
- 剩欲起公论此事,邺宫吴苑几斜曛。
译文:
- 我在十二日到达了济宁的秦凤山,并在这里展示了与彭幸庵一起创作的吊古之作,并写下了八首诗来回应他。
- 在泸江,五月我渡过军队,白色的羽毛在风吹动时斩断了瘴云。
- 只有两个字就足以让我的心服,这完全是因为我有正确的判断。一时的决策并非只是空谈而已。
- 南方的人都知道天威的重要性,但北伐最终却因为汉鼎被分割而感到遗憾。
- 我还想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就像邺宫和吴苑一样,夕阳已经西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济宁秦凤山期间,与彭幸庵一同创作吊古之作,并写下了八首诗来回应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以及对天威的认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他也表现出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诗中的“泸江”指的是泸水之江,即泸溪江,这是古代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泸江”作为背景,描绘了他在泸江上渡过军队的景象,以及他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慨。
“白羽风前断瘴云”一句,描述了诗人在风中挥舞白羽剑,斩断了瘴气中的云层。这不仅象征着诗人的勇气和决心,也表达了他对历史事件的坚定态度。
“两字服心知有以”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评价。他认为只有两个字就能让他的内心受到震撼,这说明他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一时成算岂徒云”一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夸赞,而是需要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担忧。
“南人总识天威重”一句,则是对南方人民的评价。他认为南方人民都懂得天威的重要性,但对于北伐的失败感到遗憾。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剩欲起公论此事”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讨论这个问题的渴望。他希望能够继续谈论这个话题,就像邺宫和吴苑一样,夕阳已晚。这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