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昔还山我出山,我归公已厌人间。
名高白傅身仍健,诗比陶翁意更闲。
乡里后生遵楷范,庙堂诸老问容颜。
玉屏西面青荧刻,时有游人拂藓斑。
诗句释义
- “定庵挽诗” - 这是诗的标题,表明这是一首关于定庵诗人的挽歌。
- “公昔还山我出山”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和定庵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各自在政治生活中的不同阶段。”公昔还山”意味着定庵曾退隐山林,而”我出山”则表示作者现在也离开自己的隐居之地,进入仕途。
- “我归公已厌人间” - 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归公”暗指回归官场,”厌人间”则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
- “名高白傅身仍健” - “白傅”指的是唐代白居易,这里用来形容定庵虽然声名显赫,但身体依然健康。
- “诗比陶翁意更闲” - “陶翁”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此句表明定庵的诗歌风格与陶渊明相似,都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悠闲。
- “乡里后生遵楷范” - 这一句描绘了定庵在当地的影响,他的道德风范被人们所尊重,并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 “庙堂诸老问容颜” - 这里的“庙堂”通常指朝廷或权力中心。”诸老”可能是指一些地位较高的官员,他们在询问定庵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玉屏西面青荧刻” - 这句中的“玉屏”可能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屏风,”西面”可能指的是屏风的方位,”青荧”形容灯光闪烁,”刻”可能是指雕刻的痕迹。整体来看,可能是在描述一幅描绘定庵的画像或者雕塑,细节精致。
- “时有游人拂藓斑” - 这句描述了定庵的肖像画经常被人参观,因为其上苔藓覆盖,显得更加生动和古老。
译文
公昔还山 我出山 我归公已厌人间 名高白傅身仍健 诗比陶翁意更闲 乡里后生遵楷范 庙堂诸老问容颜 玉屏西面青荧刻 时有游人拂藓斑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深情且富有哲理的挽诗,通过赞美定庵的人生轨迹和艺术成就,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情感和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此外,诗中也隐含了作者对政治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