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腹隐刀犹可测,牛头有角岂难知。
寒泉渴饮真破甑,更向青冥学忍饥。
偶书
鱼腹隐刀犹可测,牛头有角岂难知。
寒泉渴饮真破甑,更向青冥学忍饥。
注释:
- 鱼腹中藏着一把刀,这还可以测量得出。
- 牛头上长着一对角,这难道不是可以知道的吗?
- 口渴地喝泉水就像破了甑(古代用来煮食物的瓦器)一样,再向高远的天空学习忍耐饥饿吧!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当时诗人已经年过半百,生活困顿,但依然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这首诗通过描绘鱼和牛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民生的关怀。
鱼腹隐刀犹可测,牛头有角岂难知。
寒泉渴饮真破甑,更向青冥学忍饥。
偶书
鱼腹隐刀犹可测,牛头有角岂难知。
寒泉渴饮真破甑,更向青冥学忍饥。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江载月图,展现了江上美景和作者的感慨之情。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层解析: 1. 月出大江平,仙舟上国行。(注释:月亮从大江升起,照亮了江面,仿佛一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 - “月出大江平”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月亮从江中升起,将整个江面照得一片明亮,形成了一个平静的画面。“仙舟上国行”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好像那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
【注释】 (1)稚圭:指钱世恩(字稚圭),明朝官员。 (2)侍闱:侍候皇帝左右。 (3)云浮地、月傍梯:形容海上的云雾缭绕,山上的月色倒映在山道之上。 (4)预知篇翰富:预先知道文章写得好。 (5)双从锦囊奚:意思是说钱世恩的文章就像锦囊里的珍宝一样珍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向朝廷推荐的一首应制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人钱世恩的赞美之情。 首句“问道趋东鲁”
【注释】 东州:指山东。棠树:即棠梨,落叶乔木。又剖:剖解、剖开。越南鱼:泛指南越地区的鱼类。 衡潭:指衡山的深潭或南岳的洞庭湖。 星文:指星象。翼轸:二十八宿之一。余:指剩余。 长才:长远的能力或才干。须:需要。历试:经历、实践检验。 贺宁居:祝愿安宁地居住。 侏㒧子:矮小的人。循山候隼旟:顺山而望,等待飞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首联写诗人对张元之的祝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张信卿》。全诗如下: 短亭官柳下,长路酒杯前。 待解薰风缆,频回落日鞭。 龚黄新宠命,梁宋古山川。 去去应传得,歌谣满日边。 诗句注释: 1. 短亭:指驿站的小亭子。官柳:指官府种植的柳树。 2. 长路:指漫长的旅途。酒杯前:形容旅途中饮酒作乐的心情。 3. 待解:等待解开。薰风:春风。缆:缆船索,用来系船的工具。 4. 频落:频频落下。落日鞭:指夕阳下的马鞭。 5
姚平夫挽诗 完节非今日,清心自昔年。 由来孤竹操,不逐艳阳迁。 旅殡烦僚友,归装富简编。 尚馀潜德在,合并鲁男传。 注释: 1. 完节非今日:完节指保持自己的节操不受外界影响,非今日表示不是今天的事情。2. 清心自昔年:清心指保持内心的清净,自昔年表示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是这样。3. 由来孤竹操:孤竹操是指古代一种以孤独坚韧、清高自守为特点的操守或品德。4. 不逐艳阳迁:艳阳指的是阳光明媚
注释: 长材宜德选,望邑丽神州。 ——长材应该选择有德行的人,美好的郡县像锦绣的神州。 黄甲非身贵,青箱本国谋。 ——虽然黄甲不是自身显贵的标志,但青箱是治理国家的策略。 弦歌深里巷,雨露足田畴。 ——在乡村里,人们唱着歌谣,雨水和阳光充足,滋润了田野。 矫首西山月,清光夜夜秋。 ——仰望西山上明亮的月光,清辉洒满整个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刘宗哲时所写
诗句如下: 为觅董仙家,春山满杏花。 朝阳三亩地,返照一林霞。 厚德初乡里,幽栖几岁华。 长生容我问,应不在丹砂。 注释 1. 为觅董仙家: 寻找名叫董仙的隐士或高人。 2. 春山满杏花: 春天时,满是杏花的山景。 3. 朝阳三亩地: 形容太阳照耀的面积广阔如同三亩地那么大。 4. 返照一林霞: 夕阳映照在山林间如彩霞般绚丽。 5. 厚德初乡里: 以深厚的德行开始在家乡的生活。 6
【注释】 极目襄垣道:远眺襄垣路。襄垣,地名,在今河北邢台市。 萧萧落叶秋:秋风萧瑟,一片落叶飘零,形容秋天凄凉的景色。 人犹避骢马:人们都在躲避那一匹青色的骏马,指代朝廷中的权贵。 梦已隔丹丘:梦已经隔着仙境的丹丘山了。 比穴看明镜:对着洞穴里的镜子看自己,比喻自寻短见或自相残杀。 同归想玉楼:一同回到那华丽的玉楼上。这里指死后灵魂归宿之所。 馀芳知未歇:余香的气息还未曾消散。 孙子在瀛洲
华听竹挽诗 好在延祥竹,秋风日日情。 幽人不复到,虚节为谁清。 干蛊名无愧,贻谋事有成。 乡邦听舆论,合附孝门铭。 注释:好的是这延祥竹,每至秋风便让人倍感亲切。但隐居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这竹子的空节又是为了谁而显得格外清高?我虽不学道,但我对此事毫无愧疚,我的遗训和计划都已经完成。我们家乡的人们一定会听到我们的议论,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名字刻在《孝门铭》上。赏析:本诗首联“好在延祥竹,秋风日日情”
【注释】 共惜春红好,谁看晚翠深。 涧边长郁郁,霜后独森森。 秾冶非吾事,幽贞回此心。 山中有园绮,垂白更相寻。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对晚景的描绘。诗人以“晚翠”为题,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清高自许、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句“共惜春红好”,是对春天的描写,也是对人生易逝、年华不再的一种感慨。 第二句:“谁看晚翠深?”这是在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偶书 万事人间不可期,云中日日候来仪。 九苞自爱桑榆暖,惭愧西风碧树枝。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万事人间不可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事无法预测、控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2. “云中日日候来仪”描绘了诗人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如同等待太阳出现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于光明、希望的渴望。 3. “九苞自爱桑榆暖”中的“九苞”指的是晚秋时节
【注释】 层轩:高高的楼阁。 高栋:指高耸的楼宇。切云:直上云霄,形容楼阁极高。 纵有:即使。阑干:栏杆。 谁在:谁在……之间。 隔江:在江对岸。 重忆:再回忆。广庭游:广袤的庭院游乐。广,宽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月楼来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友人杨尚絅的怀念之情。 首句“层轩高栋切云浮”,写月楼之高峻,用“切云”形容其极高,与下句“纵有阑干不碍秋”形成呼应,突出了月楼的高峻
月楼为杨尚絅赋 飞盖桥头踏月华,顺流东去是君家。 晓风依约凭阑处,隔浦金盆漾浅沙。 注释:在飞盖桥头踏过月光,沿着江水向东流去,那是你的家呀。清晨的微风轻轻吹过,仿佛还能依稀感受到你的身影。隔着河岸的金盆荡起层层波纹,映衬着江边的浅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送别情景的诗。首句以“飞盖桥头踏月华”开篇,形象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色。第二句“顺流东去是君家”则直接点明了离别的对象——对方家中。第三
注释: 1. 题书堂二小画其一: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蚕茧丝为题。 2. 收却吴蚕八茧丝:比喻人世的纷扰像蚕茧一样被自己收拾起来。 3. 草虫连夜促鸣机:形容夜晚,人们忙碌地织布的声音。 4. 内家见此谁能解:指那些懂得欣赏的人。 5. 游子江南正忆归:游子们思念着家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诗人通过对草虫和织布机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
注释: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和启衷给事一起送林宗清。 夜窗题诗风雨集,想得行人喜欲狂。 领取官河三尺水,连宵通闸放归航。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
【注释】 左谏:指左谏议大夫。启衷:启,开启;衷,中。同启衷给事:指同启忠给事中。林宗清:指林宗清,即林宗仪(1425—1498),字子仪,号石塘,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淮南:指《楚辞·招隐士》:“怀贞信兮自修,终不群兮离尤。”第二篇:指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赏析】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忠给事中送林宗仪归乡,作此诗。 “左谏声华日月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