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格绳床间采楹,野亭新立自题名。
晚来一枕西风里,欲起湘累问独醒。
【注释】
竹格、绳床:指竹制和绳制的床。
采楹:采摘楹上的花(比喻隐居)。
野亭新立:野亭刚修好,自己题写亭名。
晚来:傍晚的时候。
湘累:即屈原,战国时楚国诗人。
独醒:屈原自比为“独醒”的人。
【赏析】
《对菊用秉之韵》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写诗人独自在野亭中采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清高脱俗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首句“竹格绳床间采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竹格与绳床,都是古代常用的家具,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在这里,它们被用来搭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人可以在这里静心思考、品味人生。采楹,则是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代表着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颔联“野亭新立自题名”,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独立个性。野亭是诗人亲手建造的,名字也是自己取的,这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的认同和自豪感。这里的“新立”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自信与骄傲,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的不屑一顾。
颈联“晚来一枕西风里,欲起湘累问独醒”,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之中。西风吹动着窗帘,诗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起了屈原——那位以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著称于世的伟大诗人。屈原曾在楚国遭受排挤和诽谤,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操守,不愿随波逐流。此刻,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想要起身询问屈原:“您是否还保持着那份独特的清醒和独立?”
此诗通过对比诗人与屈原的人生选择和命运遭遇,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