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王心事药王名,尘劫中间第几生。
卷却青囊留不住,一帆江海看扬灵。
注释:空王(即佛祖)心中所想的是药王的名号,在尘世间的苦难中度过了几个轮回。卷起青囊也留不住时光,只能乘着一叶扁舟,在江海之间漂泊,看着江水扬帆而去。
赏析:这首诗以医僧始芳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医僧的敬佩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医僧的医术高超、心地善良等特点,展现了医僧的伟大形象。同时,诗中的“卷起青囊”、“扬灵”等词语也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空王心事药王名,尘劫中间第几生。
卷却青囊留不住,一帆江海看扬灵。
注释:空王(即佛祖)心中所想的是药王的名号,在尘世间的苦难中度过了几个轮回。卷起青囊也留不住时光,只能乘着一叶扁舟,在江海之间漂泊,看着江水扬帆而去。
赏析:这首诗以医僧始芳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医僧的敬佩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医僧的医术高超、心地善良等特点,展现了医僧的伟大形象。同时,诗中的“卷起青囊”、“扬灵”等词语也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江载月图,展现了江上美景和作者的感慨之情。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层解析: 1. 月出大江平,仙舟上国行。(注释:月亮从大江升起,照亮了江面,仿佛一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 - “月出大江平”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月亮从江中升起,将整个江面照得一片明亮,形成了一个平静的画面。“仙舟上国行”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好像那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
【注释】 (1)稚圭:指钱世恩(字稚圭),明朝官员。 (2)侍闱:侍候皇帝左右。 (3)云浮地、月傍梯:形容海上的云雾缭绕,山上的月色倒映在山道之上。 (4)预知篇翰富:预先知道文章写得好。 (5)双从锦囊奚:意思是说钱世恩的文章就像锦囊里的珍宝一样珍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向朝廷推荐的一首应制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人钱世恩的赞美之情。 首句“问道趋东鲁”
【注释】 东州:指山东。棠树:即棠梨,落叶乔木。又剖:剖解、剖开。越南鱼:泛指南越地区的鱼类。 衡潭:指衡山的深潭或南岳的洞庭湖。 星文:指星象。翼轸:二十八宿之一。余:指剩余。 长才:长远的能力或才干。须:需要。历试:经历、实践检验。 贺宁居:祝愿安宁地居住。 侏㒧子:矮小的人。循山候隼旟:顺山而望,等待飞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首联写诗人对张元之的祝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张信卿》。全诗如下: 短亭官柳下,长路酒杯前。 待解薰风缆,频回落日鞭。 龚黄新宠命,梁宋古山川。 去去应传得,歌谣满日边。 诗句注释: 1. 短亭:指驿站的小亭子。官柳:指官府种植的柳树。 2. 长路:指漫长的旅途。酒杯前:形容旅途中饮酒作乐的心情。 3. 待解:等待解开。薰风:春风。缆:缆船索,用来系船的工具。 4. 频落:频频落下。落日鞭:指夕阳下的马鞭。 5
姚平夫挽诗 完节非今日,清心自昔年。 由来孤竹操,不逐艳阳迁。 旅殡烦僚友,归装富简编。 尚馀潜德在,合并鲁男传。 注释: 1. 完节非今日:完节指保持自己的节操不受外界影响,非今日表示不是今天的事情。2. 清心自昔年:清心指保持内心的清净,自昔年表示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是这样。3. 由来孤竹操:孤竹操是指古代一种以孤独坚韧、清高自守为特点的操守或品德。4. 不逐艳阳迁:艳阳指的是阳光明媚
注释: 长材宜德选,望邑丽神州。 ——长材应该选择有德行的人,美好的郡县像锦绣的神州。 黄甲非身贵,青箱本国谋。 ——虽然黄甲不是自身显贵的标志,但青箱是治理国家的策略。 弦歌深里巷,雨露足田畴。 ——在乡村里,人们唱着歌谣,雨水和阳光充足,滋润了田野。 矫首西山月,清光夜夜秋。 ——仰望西山上明亮的月光,清辉洒满整个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刘宗哲时所写
诗句如下: 为觅董仙家,春山满杏花。 朝阳三亩地,返照一林霞。 厚德初乡里,幽栖几岁华。 长生容我问,应不在丹砂。 注释 1. 为觅董仙家: 寻找名叫董仙的隐士或高人。 2. 春山满杏花: 春天时,满是杏花的山景。 3. 朝阳三亩地: 形容太阳照耀的面积广阔如同三亩地那么大。 4. 返照一林霞: 夕阳映照在山林间如彩霞般绚丽。 5. 厚德初乡里: 以深厚的德行开始在家乡的生活。 6
【注释】 极目襄垣道:远眺襄垣路。襄垣,地名,在今河北邢台市。 萧萧落叶秋:秋风萧瑟,一片落叶飘零,形容秋天凄凉的景色。 人犹避骢马:人们都在躲避那一匹青色的骏马,指代朝廷中的权贵。 梦已隔丹丘:梦已经隔着仙境的丹丘山了。 比穴看明镜:对着洞穴里的镜子看自己,比喻自寻短见或自相残杀。 同归想玉楼:一同回到那华丽的玉楼上。这里指死后灵魂归宿之所。 馀芳知未歇:余香的气息还未曾消散。 孙子在瀛洲
华听竹挽诗 好在延祥竹,秋风日日情。 幽人不复到,虚节为谁清。 干蛊名无愧,贻谋事有成。 乡邦听舆论,合附孝门铭。 注释:好的是这延祥竹,每至秋风便让人倍感亲切。但隐居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这竹子的空节又是为了谁而显得格外清高?我虽不学道,但我对此事毫无愧疚,我的遗训和计划都已经完成。我们家乡的人们一定会听到我们的议论,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名字刻在《孝门铭》上。赏析:本诗首联“好在延祥竹,秋风日日情”
【注释】 共惜春红好,谁看晚翠深。 涧边长郁郁,霜后独森森。 秾冶非吾事,幽贞回此心。 山中有园绮,垂白更相寻。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对晚景的描绘。诗人以“晚翠”为题,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清高自许、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句“共惜春红好”,是对春天的描写,也是对人生易逝、年华不再的一种感慨。 第二句:“谁看晚翠深?”这是在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注释】 ①阊阖西头:指长安皇宫。②素扆:即“素帷”,指皇帝的御座。③万方:各地,四方。④沧江:指长江。⑤云里龙颜识未真:意谓皇帝虽在云端之中,但容颜和蔼亲切,但自己还不认识他。识未真,意思是尚未认清。⑥赏析:此诗为元结所作。诗人借对唐玄宗的追忆来表达他的感慨和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局势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理解作答。“四月廿七日有感”,即在四月十七日有所感怀。四月十七,正是春末,正是桑叶茂盛的季节。而此时,正值水侵秧苗的时候,这自然使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无奈了。诗人想起长安(今西安),那是自己的故乡,可是如今自己却身处异地,不能回去,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思乡之情
注释: - 晚步中庭侍人禇氏问今三月半耶曰然笑曰京中日日思归今归来九月矣喜溢颜面予闻而欣然记以小诗 - 晚步中庭:傍晚时分漫步于庭院之中。 - 侍人禇氏:宫廷侍女。 - 今三月半耶:现在过了三个月了。 - 笑曰:笑着说。 - 京中日日思归:在京城里每天思念回家。 - 今归来九月矣:今天回来了,已经过去九个月了。 - 喜溢颜面:脸上洋溢着喜悦。 - 予闻而欣然记以小诗:我听说后非常高兴
【注释】 寒菊:菊花的一种,色淡香清。次秉之韵:指次于梅、竹、菊三种花卉。三阳:春、夏、秋三季。六阴:冬、夜、雨、雪、雾、露,六种阴天。百泉观物老:百泉是泉水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变化。天心:指自然的规律或天道。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作者时居颍昌,寓居颍昌的颍上堂。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咏菊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中写百花凋零,而只有菊花傲然盛开
【注释】天随:即天随子,唐代僧人圆照,字天随。诗里洞庭船:指诗人在《洞庭》诗中所描绘的舟楫之上。玉貌云孙:指天上仙女。朱弦:古琴之弦,红润如丹砂。 【赏析】这首诗是元和十二年(817),作者在长安与朋友李公垂、王质夫等游春时所作。首句用典,以“天随”暗指白居易。第二句说天随子在洞庭湖上,驾着一只像云朵一样的小舟。第三句说天随子曾到过洛阳,但从未见过这位仙人。第四句写诗人今日见到这位仙人很高兴
注释:梦中我被请去做了幽居诗人,写出了两句诗后觉得寂寞就停止了。醒来之后,我就把这首诗写成了。 苔藓长满井栏、台阶生草、门外没有马蹄声传来,风月满天、庭中书籍满架,一尊酒对青天而饮。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梦中被邀请到一位幽居者那里的情景。他看到井栏和台阶上都是苔藓和草木生长的旺盛,听到外面没有马蹄声传来,风花雪月充满了庭院,满架书籍,一樽酒对青天而饮。这四句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