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兄弟皆奇才,联飞齐上黄金台。
驰声东观二十载,一官不调众所猜。
朝来忽报除书下,却指南雍问官舍。
雁行分飞心万结,聊复对床相慰藉。
白楼兄行复情亲,聚首一堂春日温。
岂徒文字破落莫,直使风俗还真淳。
官河水寒冰欲结,车轮已驾不可脱。
试问功名际会难,何似别离情更切。
江东山水梦游中,故人更思罗与丰。
因君寄语翻作恶,目极江云千万重。
【注释】
汪家兄弟皆奇才,联飞齐上黄金台。
驰声东观二十载,一官不调众所猜。
朝来忽报除书下,却指南雍问官舍。
雁行分飞心万结,聊复对床相慰藉。
白楼兄行复情亲,聚首一堂春日温。
岂徒文字破落莫,直使风俗还真淳。
官河水寒冰欲结,车轮已驾不可脱。
试问功名际会难,何似别离情更切。
江东山水梦游中,故人更思罗与丰。
因君寄语翻作恶,目极江云千万重。
【赏析】
此诗是送别汪器之赴南京司业的赠诗。汪器之(1472—?),字子良,号白楼。浙江德清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永乐年间进士,授编修,迁侍读学士。善书画,工诗词。有《白楼集》、《白楼小草》。
第一句:“汪家兄弟皆奇才,联飞齐上黄金台。”
这句诗通过赞美汪氏兄弟的才华,强调了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就像凤凰一样展翅飞翔,一同迈向那象征着荣耀和成功的黄金台。
第二句:“驰声东观二十载,一官不调众所猜。”
这句诗描述了汪氏兄弟在朝廷中声名显赫,已经过去二十年,但仍然没有获得任何官职,这引起了人们的猜测。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不公和复杂。
第三句:“朝来忽报除书下,却指南雍问官舍。”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接到任命的消息后的场景。他急忙前往询问汪氏兄弟的居所,以便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期望。这个场景充满了期待和喜悦的气氛,也表达了诗人对汪氏兄弟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四句:“雁行分飞心万结,聊复对床相慰藉。”
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与汪氏兄弟分别时的心情。他们如同大雁一样分离,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牵挂。然而,诗人仍然选择与他们一起共度时光,相互慰藉和支持,这种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第五句:“白楼兄行复情亲,聚首一堂春日温。”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汪氏兄弟再次团聚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当汪氏兄弟离开时,诗人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怀念。然而,当他们都返回并聚集在一起时,那种温暖的春天般的氛围再次回到了他们之间。
第六句:“岂徒文字破落莫,直使风俗还真淳。”
这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诗歌在传播和传承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打破旧有的束缚和限制,还能够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让社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淳朴。
第七句:“官河水寒冰欲结,车轮已驾不可脱。”
这句诗描绘了官场环境的严峻和复杂。河水寒冷且坚硬如冰,车轮已经准备好随时启动前进,而官员们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摆脱现状。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和不公现象的担忧和愤慨。
第八句:“试问功名际会难,何似别离情更切。”
这句诗通过对功名和离别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视。尽管追求功名的道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与朋友之间的离别则更加令人难以承受。这表明了友谊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美好回忆的珍视。
第九句:“江东山水梦游中,故人更思罗与丰。”
这句诗以“江东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在这里,诗人与友人共同畅游,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和无尽的回忆。同时,诗人也在思念故人的家乡和朋友。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第十句:“因君寄语翻作恶,目极江云千万重。”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言行不一的失望和不满。当他得知友人试图通过书信传达不良意图时,他感到非常愤怒和失望。这种情绪被无限放大,以至于他只能远远地眺望远处连绵不绝的江天云彩,无法靠近也无法理解。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的失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