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牛鼓橐冶不销,万山积雪冻不凋。疾雷动地风倒海,亭亭百尺撑云霄。
老夔却顾走百里,鸱鸢蝼蚁不敢窟穴安敢巢。铁之柯,谁可拟,秋台老卿古柱史。
麾之不去招不来,骨力风棱正相似。君不见龙之年、蛇之祀,奸臣窃柄天下靡。
天下靡,此老挺立风尘里。
【注释】
铁柯:指铁制的车辕。刘与清:即刘勰,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对后代影响很大。司寇:官名,掌管刑狱的长官。橐(tuó):皮囊。冶:熔炼金属。百尺:形容极高。亭亭:高耸的样子。老夔:指屈原。鸱鸢(chī yīn): 一种猛禽,比喻奸臣。蝼蚁:蝼蛄和蚂蚁,喻小人。百尺:高大的样子。骨力:指骨骼结构。风棱:风骨棱角。秋台:传说中的西王母居处。古柱史:古代的柱子上刻着文字,这里指屈原。麾(huī):指挥。去:离开的意思。骨力:指骨骼结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铁车辕的赞美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人通过描写铁车辕在恶劣环境中经受磨难、坚韧不拔的形象,寓意了作者自己刚直不阿、坚贞不屈的品质。全诗语言质朴而富有力度,形象鲜明且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以下是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及赏析:
万牛鼓橐冶不销,万山积雪冻不凋。(第一句)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坚强意志的赞美。万牛之力,足以推动巨大的车辕,象征着力量无穷;万山之巅,积雪永不消融,象征着坚韧顽强。这种景象激发了诗人强烈的情感,也体现了他对这种精神的追求。
疾雷动地风倒海,亭亭百尺撑云霄。(第二句)
这两句诗描绘了铁车辕在狂风暴雨中依然巍然屹立的场景,展示了其强大的支撑力和稳定性。亭亭百尺,意味着铁车辕的高度达到了百尺,撑云霄则表明其支撑力之大足以撑起云霄之上。这种景象象征着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老夔却顾走百里,鸱鸢蝼蚁不敢窟穴安敢巢。(第三句)
这三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他的无畏和决心。“老夔”比喻屈原这样的忠臣,他们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令人钦佩。“鸱鸢”和“蝼蚁”则是象征那些卑劣的小人,他们不敢接近屈原,也不敢在其周围筑巢。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正义感和高尚品德。
铁之柯,谁可拟,秋台老卿古柱史。(第四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才华横溢的赞赏,认为他如同秋天的台阶上的一位年迈的大臣,他的智慧和才能值得尊敬和学习。诗人以铁之柯比喻屈原的品格,强调了他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诗人也展现了他对屈原人格魅力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麾之不去招不来,骨力风棱正相似。(第五句)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坚守正义、不被诱惑所动摇的决心和信念,表达了他的坚定和执着。“麾之不去”意味着即使有人想要引诱或拉拢他,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为所动。这种坚定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正直品质的追求。“骨力风棱正相似”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定精神与屈原的相似性,表明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继承屈原的精神遗产,为正义事业奋斗不息。
君不见龙之年、蛇之祀,奸臣窃柄天下靡。(第六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奸臣当道、社会陷入混乱的忧虑和愤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龙之年和蛇之祀分别象征着吉祥和邪恶,诗人借此暗示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充满危机的时期。奸臣窃柄则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表明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正在操纵权力、危害国家。这种担忧和愤慨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注。
天下靡,此老挺立风尘里。(最后一句)
这两句诗总结了诗人的政治理念和人生态度,表达了他对坚持正直、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念。“天下靡”意味着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和衰败的状态,但诗人坚信有像屈原这样正直之士的存在,能够挺立于乱世之中,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这种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显示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