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时物润,壶瓜皆可烹。
情知饱食愧,所乐在良朋。
寄迹且仁里,四邻多俊英。
句读脱陈朽,意气凌高冥。
能来共菲恶,多谢楼君卿。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一、首联:“七月一日招孚若师邵唐信伯周文仪饮效师邵作”
- 注释:在农历七月一日,我邀请了孚若师、邵唐信伯、周文仪来我家饮酒庆祝。
- 赏析:此联表达了诗人邀请好友欢聚一堂的情感,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二、颔联:“一雨时物润,壶瓜皆可烹。”
- 注释:一场及时雨,使得万物滋润,即使是普通的壶瓜也可以用来烹饪。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三、颈联:“情知饱食愧,所乐在良朋。”
- 注释:知道饱食后会有些愧疚,但最大的快乐是在良朋好友之间。
- 赏析:此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即尽管享受了美食,但更感到满足的是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和陪伴。
四、尾联:“寄迹且仁里,四邻多俊英。句读脱陈朽,意气凌高冥。”
- 注释:虽然我暂时寄居在这里,但我周围有很多贤人;这里的读书风气很好,句读流畅,没有陈旧的陋习。
- 赏析: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积极评价以及对学习氛围的高度认可。
五、尾句:“能来共菲恶,多谢楼君卿。”
- 注释:能来到这里和我一起享用美食,真是太好了;非常感谢你,楼君卿。
- 赏析:尾句表达了诗人对来访者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显示了他乐于分享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学习的热爱,以及他在人生旅途中的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