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喧填异上方,闭门曾不减清凉。
闲阶雨过苔侵榻,破屋风筛树覆墙。
乞食千家分铄釜,降心半偈倚绳床。
莫辞雁翅城边路,小院梅花正早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雷峰下院的日常生活。
初住雷峰下院寄秋渠兄 - 第一句是诗的标题,表明了诗的主题是描述一个僧人住在雷峰下院的情景。
鼓角喧填异上方,闭门曾不减清凉 - 这两句诗描述了僧人所在的环境。鼓角喧填意味着寺庙内充满了喧嚣声,而”异上方”可能指的是远离尘世的高远之地。”闭门曾不减清凉”则表达了即使身处喧嚣之地,僧人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凉。
闲阶雨过苔侵榻,破屋风筛树覆墙 - 这两句诗描绘了僧人居住环境的具体情况。”闲阶”指的是僧人行走的地方,”雨过苔侵榻”形象地描绘了庭院中湿润的环境,”破屋风筛树覆墙”则展现了僧人住所的简陋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乞食千家分铄釜,降心半偈倚绳床 - 这两句诗描述了僧人的日常行为。”乞食”是指僧人靠化缘为生,”千家”可能指的是许多家庭。”分铄釜”可能是指僧人将食物分配给需要的人,体现了慈悲之心。”降心半偈倚绳床”则描绘了僧人虔诚修行的情景,”降心”可能是指放下心中杂念,”半偈倚绳床”则展示了僧人修行的方式。
莫辞雁翅城边路,小院梅花正早芳 - 最后一句诗是诗人对僧人的鼓励或祝愿。”莫辞”意为不要放弃或推辞,”雁翅城边路”可能是指通往城市的道路,”小院梅花正早芳”则描绘了僧人居住的小院中的美景,梅花盛开,象征着美好时光即将到来。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僧人的内心世界和修行状态。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