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何曾到碧岑,高堂长敞旧名林。
庑下尽归龙象位,棒头谁会祖师心。
香云隐隐非烟上,幢影垂垂拂石荫。
冠冕人天应自昔,丹霞重见柏庭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寺庙的景象,通过对寺庙内不同建筑和装饰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庄严、神圣和美丽。下面是逐句解释:

  1. 法堂 - 指的是佛教中用于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这里,它可能是一个举行法会或诵经的地方,是僧侣修行的重要场所。
  2. 一法何曾到碧岑 - “一法”指的是佛法或者教义。”碧岑”可能指的是山峦或者高耸入云的建筑物,这里用来比喻佛法的崇高与深远。
  3. 高堂长敞旧名林 - “高堂”指的是高大而宽敞的建筑,”旧名林”可能指的是曾经有树木生长的地方,现在成为了寺院的一部分。
  4. 庑下尽归龙象位 - “庑下”指的是寺庙的侧廊或回廊下的空地,”龙象位”可能是指供奉佛像的位置。这里用”龙象位”来比喻这些位置的重要性和庄严。
  5. 棒头谁会祖师心 - “棒头”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佛杖或者法器,”祖师心”指的是禅宗祖师的心性或教诲。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通过实践佛法,人们能够领悟到祖师的心性。
  6. 香云隐隐非烟上 - “香云”指的是香烟缭绕的样子,”非烟上”意味着这些烟雾并不是从天上飘来的,而是来自燃烧的香料。这句话可能是在描绘寺庙中香烟缭绕的景象,强调了佛教的虔诚和庄重。
  7. 幢影垂垂拂石荫 - “幢影”指的是佛像或其他装饰物的影子,”垂垂”意味着这些影子是长长的,仿佛是轻轻地拂过石头上的阴影。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佛像或其他装饰物的影子在石头上投下的柔和光影。
  8. 冠冕人天应自昔 - “冠冕”指的是华丽的服饰,”人天”可能指的是人间和天界,”自昔”意味着自古以来。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寺庙的美丽和庄严是自古至今都存在的,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净化心灵、追求真理的地方。
  9. 丹霞重见柏庭森 - “丹霞”指的是红色的山石,”柏庭”可能指的是柏树环绕的庭院,”森”意味着茂密。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经过岁月的洗礼,古老的寺庙依然保持着它的魅力和生机。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内外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庄严、神圣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