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出神珠纵泳游,水天空阔胜南洲。
光摇碧渚连云汉,气漾春波撼海楼。
未渡五仙疑石化,曾拈一苇共鸥浮。
台前雅集三生话,风起潮声见九秋。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杨载,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海珠寺的景色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剖出神珠纵泳游,水天空阔胜南洲。

“剖出神珠”指的是将海水中的珍珠剖开,使其能够自由游动,这里形容海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神珠在水中自由穿梭。而“水天空阔胜南洲”则是说这片海域比南方的岛屿还要辽阔,给人一种开阔无垠的感觉,使人感到心胸开阔。

光摇碧渚连云汉,气漾春波撼海楼。

“光摇碧渚连云汉”形容海面上的波光粼粼,如同天上的银河一般璀璨夺目。而“气漾春波撼海楼”则是说春风拂过海面,激起层层浪花,使得海楼都为之震动,这里的海楼可以理解为海边的灯塔或者观景台,是人们欣赏海景的好地方。

未渡五仙疑石化,曾拈一苇共鸥浮。

“未渡五仙疑石化”是指诗人在海上还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五位仙岛时,就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变成了仙人一样漂浮在海面上。而“曾拈一苇共鸥浮”则是说诗人曾经乘坐一只小舟,和海鸥一起在海上飘荡,这里的海鸥可以理解为渔民或者游客,他们在海上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台前雅集三生话,风起潮声见九秋。

“台前雅集三生话”是指在海珠寺的舞台上,人们欢聚一堂,畅谈着前世今生的事情。这里的三生指的是前世、今世和来世,是佛教用语,用来表示人们对于生命的认识和感悟。而“风起潮声见九秋”则是说当风起潮声时,仿佛可以听到九个秋天的声音,这里的九秋天声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珠寺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美感和哲思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