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馀山路少人行,古寺闲花满径生。
铁铸真僧重过火,土颓金像不知名。
石幢有咒云常护,香阁无基草自平。
头白樵夫频向说,十年岩壑罢春耕。

【题解】宝积寺,在江西南昌。此诗作于大历七年(772)。诗人在大历四年曾游江西,至宝积寺,有感而作。

乱馀山路少人行,

【注释】“乱”指安史之乱。“少”通“肖”。少人行:少有人行走。

古寺闲花满径生。

【注释】“闲”指幽寂、静谧。“生”指盛开。

铁铸真僧重过火,

【注释】铁铸的佛像被烧过。“重过火”,意谓经过火烧后重新修复,这里暗指寺庙被毁后的重建。

土颓金像不知名。

【注释】金像已倒塌毁坏,不知是什么人的塑像了。

石幢有咒云常护,

【注释】石幢是刻有咒语的石柱,用以镇邪护法。“云”指云篆。

香阁无基草自平。

【注释】香炉是插香的地方,这里泛指香炉。“基”指底座,“草自平”意谓野草长满了香炉,无人管理。

头白樵夫频向说,

【注释】指老樵夫经常向人说这件事。

十年岩壑罢春耕。

【注释】“岩壑”即山岩壑谷,指山林中的幽深之处。“罢春耕”意谓因山岩壑谷中没有树木可供砍伐,而停止砍柴。

赏析:宝积寺位于江西南昌县西北,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唐时改名开善寺,五代时改为宝积寺,宋时又更名灵济院,明洪武五年又改回宝积寺,清顺治三年再次改名宝积寺。诗人大历四年曾游览该寺,并有《题宝积寺》一绝,今仅存其七律一首。

首句“乱馀山路少人行”,写当时战火过后,山路上很少行人,可见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和破坏。次句“古寺闲花满径生”,则描绘出了战后荒凉破败景象。三、四两句写宝积寺的重建情况:“铁铸真僧重过火,土颓金像不知名。”由于战乱,宝积寺遭受严重破坏,僧人被烧死,金佛也被烧毁,只有铁铸的佛像被重新修好。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宝积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战乱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深切感受。五、六两句描写宝积寺的建筑:“石幢有咒云常护,香阁无基草自平。”宝积寺的石幢上刻有符咒,用以保护寺庙不受邪恶侵扰,但没有人去管理它;寺中的香炉被野草长满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宝积寺的荒凉破败,也写出了诗人对寺院荒废的惋惜之情。最后两句点明宝积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盛衰兴亡:“头白樵夫频向说,十年岩壑罢春耕。”因为宝积寺荒废,所以连打柴的人都不愿意去了。诗人通过对宝积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艰难困苦的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战争结束、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