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中藏已久,一见一回新。
有象知谁识,无言止自亲。
空秋潭底月,深夜定中身。
莫讶风尘掩,从来会照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原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重点字词来分析。“匣中藏已久”,说明镜久藏于匣中;“一见一回新”说明镜经过长久的埋藏之后,再次出现时,便显得新鲜。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镜久埋不露、一现即新的喜爱之情。“有象知谁识”,意谓镜能照见人的容貌,但究竟谁是镜中的“象”却无人知晓。“无言止自亲”,意思是说,尽管镜中的人无法言说,但它自己却觉得亲近。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镜能照见自己的形象,但却无法诉说这种感受的无奈与悲哀之情。“空秋潭底月,深夜定中身”,意思是说在寂静的秋天里,月光从潭底升起,映照着自己的倒影,仿佛是夜半时分的自身。这两句诗通过描写镜中所映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莫讶风尘掩,从来会照人”,意思是说不要说风尘遮掩了它,因为它本来就善于照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镜的赞美之情。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古镜久藏不露、一现即新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镜的独特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答案】
①首联:镜子被收藏很久了,再次出现时就显得新鲜。②颔联:虽然镜子能照见人的容貌,但究竟是谁的影子,没有人能知道。③颈联:在寂静的秋天里,月光从潭底升起,映照着自己的倒影,仿佛是夜半时分的自身。④尾联:不要说风尘遮掩了它,因为它本来就擅长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