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从支许倚危阑,澹荡春风纵目宽。
东注洪波归控驭,北迷烟树望弥漫。
侵云双塔崚嶒出,背日千帆转侧看。
今古沧桑成梦幻,画图舒卷且盘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初春登驭涛阁分得宽字
“初春”指的是春天刚开始的时候,”登驭涛阁”则是指登上了驭涛阁这座建筑物。”分得宽字”可能是指得到了一个“宽”字,这在古代文人墨客中是一种常用的手法,用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感慨。闲从支许倚危阑,澹荡春风纵目宽
“闲”意为闲适、悠闲,”支许”可能是某个人的名字,”倚危阑”则表示站在栏杆上,这里的“危阑”,意即高楼上的栏杆。”澹荡春风”形容春风轻柔,”纵目宽”则是放眼远方的景象宽广而舒适。整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里悠闲地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眺望着春风中的广阔景象。东注洪波归控驭,北迷烟树望弥漫
“东注洪波”指东方的江河入海,”归控驭”可能是指江水最终被控制和管理,”北迷烟树”则描述了北部的烟雾笼罩的树木。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宏大景象的惊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侵云双塔崚嶒出,背日千帆转侧看
“侵云”意味着云层接近天空,”双塔”可能指的是两座高塔,”崚嶒”形容山峰陡峭,”背日”则是指面向太阳的方向,”转侧看”则表示可以观察到船只在水面上旋转和翻转的情景。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观和繁忙的海上交通的画面。今古沧桑成梦幻,画图舒卷且盘桓
“今古沧桑”指的是古今变迁的历史沧桑,”成梦幻”则表示这一切如同梦境一般虚幻。”画图舒卷”可以理解为通过绘画来表现这些场景,”且盘桓”则有逗留不前的意思。这句诗可能在感叹世事的无常和历史的变幻,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一种态度,即通过画笔来记录并欣赏这些瞬息万变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春天游览御览阁时所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沉思。首句借用“宽”字来抒发诗人的心境,第二句则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情。第三句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宏伟和壮丽。第四句和第五句则分别描写了江水的动态和海上的交通状况。最后两句则反思了历史变迁和艺术创作的主题。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又有历史之思,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