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年少此蹁跹,彩笔当时惊四筵。
自是文章千古事,岂应歌舞至今传。
远峰浅翠摇荒堞,极浦微云暗客船。
到处江山牢落尽,春风凭眺一潸然。

【注释】

丁酉:唐天宝十三载(754年)。滕王阁:在江西南昌。

曾闻年少此蹁跹:听说年轻时的滕王阁里人们翩翩起舞。

彩笔:指文采。惊四筵:使满座的人都为之一震。

自是文章千古事,岂应歌舞至今传:这自然是文章和历史所不能忘怀的大事件,哪能让它像歌舞一样只流传到今天呢?

远峰:远处的山岭。荒堞:古代城防上用来防御敌人的矮墙。

极浦:水边最远的地方。微云暗客船:水面上的轻风送来了淡淡的云雾,模糊地遮住了客船上的帆篷。

牢落尽:形容景色凋零、衰败的景象。

凭眺:靠着栏杆远望。潸然:眼泪流下来的样子。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792年),当时作者在江州作司马,登高眺望,感慨万千。首联“曾闻年少此蹁跹,彩笔当时惊四筵”说,当年在滕王阁中听到少年们翩翩舞影,那时文采飞扬,让满堂人惊叹不已。颔联“自是文章千古事,岂应歌舞至今传”说,那篇文章和事迹是千古不朽的,怎么能让歌舞一直流传下去呢?颈联“远峰浅翠摇荒堞,极浦微云暗客船”说,远处山峰的苍翠之色摇动着城防的矮墙,水面上薄薄的云朵遮住了客船上的帆篷,写出了滕王阁周围景色的优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伤感之情。尾联“到处江山牢落尽,春风凭眺一潸然”说,如今滕王阁周围的山水已经萧条凋零了,只有春天的时候凭栏远望,心中不免有些感伤。全诗抒发的是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