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楼上几登临,卧断烽烟十载心。
如我已无情可寄,送君非有意为吟。
木棉花落滩声急,杜宇啼残客思深。
莫向此时重凭眺,苍梧云影远沉沉。
【注释】
雷峰:指雷峰塔。春半:春天的中间。伏枕:躺着。初起:刚刚起床。顿修有端州之役:忽然接到端州(今广东肇庆)的军务。口占二律送之:写下两首诗送给他。送:赠送。二律:古时一种由四句构成的诗歌形式,此处泛指赠别诗。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人在端州任上,偶得良辰美景,即兴吟成两首七绝,以抒离情。
第一首是写自己送别友人的心情和态度。“阅江楼上几登临”,点明地点和时间。“卧断烽烟十载心”,写因战事而久废的游观之乐。“如我已无情可寄,送君非有意为吟。”这两句是说,你我之间本无交情可言,所以我不会送你;你我之间又无深仇大恨,所以我也没必要为你饯行。全句的意思是,既无意送别,也没有理由作饯行的诗,所以干脆写了两首七绝,算是对这次离别的一点小小的纪念。
第二首是描写送别时的景色以及所引发的联想。“木棉花落滩声急”是写景,写木棉树的落叶,滩边的急促流水声。“杜宇啼残客思深。”则是写人,写杜鹃鸟的鸣叫,触动了作者深沉的离愁,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莫向此时重凭眺”,是嘱咐对方,不要去凭吊那些已经过去的景物,因为那里已经不再有你我相识相知的情景了。“苍梧云影远沉沉”,以苍梧山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卷,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诗人正在端州任知州,恰逢端州发生战乱。当时朝廷正想派文臣到岭南安抚叛乱。诗人便应诏入朝,不久又被召回端州任知州。这时诗人刚从边陲前线归来,故作此诗送别张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