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笳鼓暗城头,塞北江南尚未休。
忍见鲁连甘蹈海,遥怜王粲苦登楼。
七哀聊赋当年恨,九辩如悲万古秋。
想到高峰明月夜,吟来猿鹤亦生愁。

【注释】

  1. 暮云:傍晚的天空。笳鼓:古代乐器,此处指战争的号角声。暗城头:遮蔽住城门的暮云。城头,即城门。
  2. 塞北江南:北方和南方,泛指全国各地。
  3. 鲁连:战国时期著名的士人,以高风亮节著称。甘蹈海:宁愿蹈海而死。
  4. 王粲: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苦登楼:因政治失意而痛苦不堪,只能登上高楼眺望远方。
  5. 七哀:即《七哀诗》,东汉末年曹操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去爱妾的怀念之情。
  6. 九辩:即《九辩》,相传是楚辞作家屈原所作,借以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7. 猿鹤:传说中长寿的动物,常用来比喻隐逸的人或事。
  8. 吟来:吟诵时自然产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深深忧虑的抒情作品。首句“暮云笳鼓暗城头”,描绘了战争结束后,黄昏时分的战争场景,笳鼓之声掩盖住了城门,暗示着战争的结束并非和平的象征。接着两句“塞北江南尚未休”,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持久,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不满和担忧。

第三联“忍见鲁连甘蹈海,遥怜王粲苦登楼”中,“鲁连”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士人鲁仲连,以其高风亮节闻名。他为了正义不惜蹈海自尽。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追求。同时,“王粲”是指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王粲,因其政治遭遇不佳,只能登上高楼远眺,以此表达他的无奈与悲愤。

第四联“七哀聊赋当年恨,九辩如悲万古秋”中,“七哀”指的是曹操所作的《七哀诗》。作者借用此诗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离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感慨。而“九辩”则是屈原的作品,通过其表达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样反映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志。

尾联“想到高峰明月夜,吟来猿鹤亦生愁”中,“高峰”象征着高尚的品质或理想。在这里,它被用来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境界。而“猿鹤”则是长寿的象征,常常被用来形容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猿鹤也代表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向往,即使在吟诵之时,也不免感到忧愁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忠诚、个人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