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钱塘花满堤,六桥春色接城西。
群鸥避雨投荷叶,细草和烟没马蹄。
杖笠徘徊朱槛晚,楼台依旧白云齐。
闲游却起沧浪思,应买湖边何处栖。
诗句赏析:
《游钱塘西湖》
二月钱塘花满堤,六桥春色接城西。
群鸥避雨投荷叶,细草和烟没马蹄。
杖笠徘徊朱槛晚,楼台依旧白云齐。
闲游却起沧浪思,应买湖边何处栖。
注释:
- 二月:春季的第二个月,通常指农历二月。
- 钱塘花:指在钱塘江边的花卉,特别是盛开的桃花。
- 六桥:指西湖上的六座桥梁,因形似古代桥梁而得名。
- 春色:春天的色彩,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 群鸥:一群飞翔的海鸥。
- 投荷叶:飞到荷叶上躲雨。
- 细草:嫩绿的小草。
- 没马蹄:小草覆盖到了马蹄。
- 杖笠:拿着手杖,头戴斗笠,形容诗人行走的样子。
- 朱槛:红色的栏杆。
- 楼台:高楼和楼阁。
- 白云齐:比喻天空中的云彩与山峰相连,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沧浪思:指对人生、世事的思考或感慨。
译文:
二月时分,钱塘江畔的桃花瓣儿随风飘洒,六座桥梁上春光明媚,景色迷人。一群海鸥躲避着雨水,飞落在荷叶之上,而嫩绿的小草轻轻覆盖在马蹄之下。我手持斗笠,漫步于朱红色的栏杆旁,欣赏着那连绵不断的山峦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的美景。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不禁陷入对人生、世事的种种思考或感慨之中,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思念之情,想要在这美丽的湖畔寻找一个栖息之地。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西湖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索。诗中通过描绘桃花、海鸥、小草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之情。诗中的“朱槛晚”和“楼台依旧”更是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意蕴。此外,诗人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于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