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当朝露,莺啼怯暮春。
谁怜老病日,恸哭少年人。
薄虑频经乱,移忧岂厌贫。
虽馀诸梵侣,亦复渐相沦。

【注释】

闻采石讣:听到采石(今属安徽)发生兵变的消息。

花发当朝露,莺啼怯暮春。

花开在早晨的露水中,黄莺啼叫害怕黄昏的到来。

谁怜老病日,恸哭少年人。

可怜年老多病的人,悲痛哭泣年轻的人。

薄虑频经乱,移忧岂厌贫。

忧虑烦恼频繁地遭受战乱,转移忧愁岂能厌倦贫穷。

虽馀诸梵侣,亦复渐相沦。

虽然还有佛教徒的朋友,也不免逐渐被卷入其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听到采石(今属安徽)发生兵变的消息后,有感而发的一首五绝。诗人以花和莺来比喻自己和战友们的处境。“花发当朝露”写花开花落,象征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生离死别之痛;“莺啼怯暮春”则写出莺鸟对春天到来的畏惧,暗喻着人们因战争而感到的不安。“谁怜老病日,恸哭少年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战友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却还要为国捐躯的悲叹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年轻一代英勇赴难的崇敬之情。“薄虑频遭乱,移忧岂厌贫”反映了诗人对乱世中人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的认识。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的表达,认为即使是佛教徒也不能免于战争的影响和苦难。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