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衲学无为,千峰随杖藜。
负薪时见苦,种药竟亡疲。
爱友心常拙,吟诗月每移。
肝肠从自许,不愿世人知。
【注释】
①衲(nà,音纳):即“衲子”,佛教僧侣。②无为:道家的哲学思想,指顺应自然,不强作。③杖藜:手扶藜杖。④负薪:背着柴草。⑤种药:指种药草。⑥心常拙:指不善于结交朋友。⑦吟诗:指吟咏诗歌。月每移:月亮每天移动。⑧肝肠:人的肝脏和肠子,比喻人的心肠。⑨世人:指世俗之人。⑩自许:自我期许。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诗人以“有衲学无为”开篇,以禅宗的无为来喻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而“千峰随杖藜”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行走于山林间的悠然自得。接下来,诗人又以“负薪时见苦,种药竟亡疲”来表现自己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接着,以“爱友心常拙,吟诗月每移”来表达诗人不善于交际和喜爱诗歌的性格特点。最后,以“肝肠从自许,不愿世人知”来表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外界的独立自主。全诗以禅意入笔,以山水写情,以友情抒怀,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