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簟疏帘镇日眠,百年多病且随缘。
雁翎去尽潭无影,燕子归来春可怜。
淡淡野烟孤屿暝,重重青霭远山连。
萧条人事逢寒食,犹听悲笳入暮天。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诗歌的内容、手法及表达效果进行详细的解读,同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雷峰三月三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七首,每首都以“雁”“燕”为韵脚,描写了西湖雷峰塔周围的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怀。
第一首的前两句“清簟疏帘镇日眠,百年多病且随缘”。写自己整日闲居在雷峰塔下,过着恬静的生活;自己年迈体衰,疾病缠身,只能随遇而安,任凭命运安排。“清簟”,竹席;“疏帘”,竹帘。“镇日”,整天。这两句写出了闲适的生活。
第二首的前两句“雁翎去尽潭无影,燕子归来春可怜”。雁翎已飞尽了,潭中已不见其影;燕子回来了,春天还是那么可爱。这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生机。“雁翎”,大雁飞翔时留下的白色长痕;“潭”,指西湖的湖面;“燕子归来”,是说春天来临;“春可怜”是说春天还是那么可爱。《礼记·乐记》云:“天地之大,阴阳之交,万物之会,变化之物,莫不有期,莫不有终。”意思是万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所以,人也应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这里,杨万里通过燕子的归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第三首的前两句“淡淡野烟孤屿暝,重重青霭远山连”。淡淡的野烟笼罩着孤寂的小岛,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这两句写出了暮春傍晚的景色。“暝”,天黑。“青霭”指云雾。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暮春傍晚的山水画卷。
第四首的前两句“萧条人事逢寒食,犹听悲笳入暮天”。“萧条”是凄凉冷落的意思。这句意思是:凄凉冷落的人事在寒食节这天,我仍能听到悲壮的笳声飘荡入暮色苍茫的天空。“寒食”,即禁火寒食节,古代习俗,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
第五首的前两句“淡淡野烟孤屿暝,重重青霭远山连”。淡淡的野烟笼罩着孤寂的小岛,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这两句写出了暮春傍晚的景色。“暝”,天黑。“青霭”指云雾。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暮春傍晚的山水画卷。
第六首的前两句“萧条人事逢寒食,犹听悲笳入暮天”。“萧条”是凄凉冷落的意思。这句意思是:凄凉冷落的人事在寒食节这天,我仍能听到悲壮的笳声飘荡入暮色苍茫的天空。
第七首前两句“雁翎去尽潭无影,燕子归来春可怜”。雁翎已飞尽了,潭中已不见其影;燕子回来了,春天还是那么可爱。《礼记·乐记》云:“天地之大,阴阳之交,万物之会,变化之物,莫不有期,莫不有终。”意思是万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所以,人也应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这里,杨万里通过燕子的归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第八首的前两句“淡淡野烟孤屿暝,重重青霭远山连”。淡淡的野烟笼罩着孤寂的小岛,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这两句写出了暮春傍晚的景色。“暝”,天黑。“青霭”指云雾。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暮春傍晚的山水画卷。
第九首的前两句“萧条人事逢寒食,犹听悲笳入暮天”。凄凉冷落的人世在寒食节这天,我仍能听到悲壮的笳声飘荡入暮色苍茫的天空。这两句写出了凄凉冷落的人世。
第十首的前两句“淡烟疏帘镇日眠,百年多病且随缘”。淡薄的烟雾缭绕着稀疏的竹帘,整天闲卧无事;百岁多病,也只能听任自然。这两句写出了闲适的生活。
译文:清凉的竹席和稀疏竹帘一直陪伴着我度过整日的长眠时光。我已经老了,疾病缠身,也只能听天由命了。雁群飞尽了,水潭里已看不到它们的身影;归巢的老燕又回来了,春天的气息是如此可爱。淡淡的野烟笼罩着孤寂的小岛,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凄凉冷落的人世在寒食节这天,我仍能听到悲壮的笳声飘荡入暮色苍茫的天空。淡淡的野烟笼罩着孤寂的小岛,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凄凉冷落的人世在寒食节这天,我仍能听到悲壮的笳声飘荡入暮色苍茫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的时候。然而,诗人却从“淡烟疏帘镇日眠”“百年多病”等角度来表现自己的处境和心境。
开头两句“清簟疏帘镇日眠,百年多病且随缘”,“清簟”,即竹席,是清凉舒适的用品;“疏帘”,即竹帘或纱帘,也是清凉的东西。“镇日眠”,整天躺着,没有出门活动。“多病”,多灾多难,身体不好。“且随缘”,也作“但随缘”,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强作为的意思。这四句的意思是:整天躺着,没有出门活动;年老多病,只能听任自然了。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和心境的客观真实的描述。诗人在这里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流露出什么感情来。
接下来诗人就从另一个角度来写自己的境遇和心境了:“雁翎去尽潭无影,燕子归来春可怜。”“雁翎”,即雁行飞行时留下的痕迹,是成双成对的鸟禽在空中排列而成的队形。“潭无影”,即水潭中没有了痕迹。“燕子归来”,是说春天来临了。春天来了,大自然又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淡淡野烟孤屿暝,重重青霭远山连。”淡淡的野烟笼罩着孤寂的小岛;重重的青色烟雾连接着远方的群山。这两句写出了暮春傍晚的景色。“暝”,天黑。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暮春傍晚的山水画卷。
最后两联则是写诗人自己的心情: “萧条人事逢寒食,犹听悲笳入暮天。”“萧条”,凄凉冷落。“寒食”,即寒食节,古代习俗,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这凄凉冷落的人事中,我在寒食节这天还能听到悲壮的笳声飘荡入暮色苍茫的天空。诗人用悲笳声来烘托气氛,使人感到一种苍凉的气氛。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但是写景抒情都很具体细致,生动形象。如前两联写自己整日闲居在雷峰塔下,过着恬静的生活;后两联则写自己年迈体衰,疾病缠身,只能“且随缘”了;中间四句则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最后两句写自己在寒食节这天还能听到悲壮的笳声飘荡入暮色苍茫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