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斜日照纷纷,断岸长亭入暮云。
野寺无人扫败叶,寒江有客阻妖氛。
月明桥北等闲过,雁叫霜天何处闻。
离乱不堪期别后,青山谁与问孤坟。

【注释】

1.疏林:稀疏的树林。斜日:指落日。纷纷:指落日照射下的树叶飘散的样子。

2.断岸:指江岸,也指山间断路。长亭:指古时设在水边供行人歇脚住宿的亭子。

3.野寺:荒废了的寺庙。无人扫败叶:没有人打扫落叶,形容荒凉。

4.寒江:寒冷的河流。有客阻妖氛:指有人被妖怪阻挡,不能过河。

5.月明:明亮的月光,桥北:指桥的北面,在桥北过夜,即夜宿。等闲:轻易地,随便地说。过:经过。

6.雁叫:大雁叫声。霜天:指霜降后的天气。何处闻?表示不知何处能听到大雁的叫声。

7.离乱:指战乱。不堪:经受不住。期:约定。别后:分别后。问孤坟:打听坟墓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出山游览途中所做,抒发了作者对战争和战乱的不满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秋日怀出山诸衲”,直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诗人在秋日出山游览,怀想曾经出山游历过的僧人们。

第二句“疏林斜日照纷纷,断岸长亭入暮云”。诗人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树木稀疏,斜照的阳光洒在地上,落叶纷纷扬扬;江岸长亭进入暮云之中,显得苍茫而寂寥。

第三句“野寺无人扫败叶,寒江有客阻妖氛。”野寺无人打扫落叶,是因为战乱时期,人烟稀少;寒江上有客人被妖怪阻挡,不能过河。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月明桥北等闲过,雁叫霜天何处闻”。诗人在桥北过夜,月光照得明亮而安静;但不知道大雁何时飞过,也不知道霜天里能否听到大雁的叫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无奈。

第五句“离乱不堪期别后,青山谁与问孤坟”。诗人因战乱而不能回家,因此只能忍受着别离的痛苦;至于家乡的亲人,只能在梦里见到他们。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和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傍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