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多难此登台,今古兴亡尽客杯。
北郭白梨何地落,东篱黄菊满园开。
人归野渡秋原晚,日入长江霜气来。
一领衲衣寒不到,百年猿狖为谁哀。

下面是对《九日雷峰登高》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序号 诗句 注释 赏析
1 万方多难此登台,今古兴亡尽客杯。 “万方”指各地,“多难”指国家和人民遭受多种灾祸,“此登台”指重阳登高。 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感叹国家和个人都经历了无数的灾难。
2 北郭白梨何地落,东篱黄菊满园开。 “北郭”是古代住宅区,“白梨”即白梨树,“东篱”是种菊花的地方,“黄菊”是黄色的菊花。 诗人描写了秋天的景象,白梨树飘落,菊花盛开在庭院里。
3 人归野渡秋原晚,日入长江霜气来。 “野渡”是乡村小渡口,“秋原”指秋天的原野,“日入”是太阳落山,“长江”指长江水。 诗人描绘了傍晚时分,人们在乡村的渡口回家,夕阳西下,江上弥漫着霜气的场景。
4 一领衲衣寒不到,百年猿狖为谁哀。 “衲衣”是和尚穿的布衣,“猿狖”是一种猴子,“哀”是悲伤。 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穿着简陋的僧衣,但心中却充满了悲伤,因为国家的动荡不安,不知道为了谁来哀悼。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封建知识分子人生观的批判。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登高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并表现出封建知识分子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却又有不甘落拓消沉之意。诗中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表现出封建知识分子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却又有不甘落拓消沉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