鸰原北望雾云重,白草堆中古寺松。
万里谁教还马革,千山今复号熊峰。
死当边野非吾意,终误才名惜此宗。
椎拂纵横知负汝,白头吟些欲何从。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战乱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鸰原北望雾云重”,描述了他站在北边的鸰原上,望着远处的雾蒙蒙的天空,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这里的“鸰原”指的是他出生的地方,而“雾云重”则形容了他当时的心情。

第二句“白草堆中古寺松”,描绘了他在白草堆中的古寺中找到一棵古老的松树,这棵松树成为了他的寄托和希望。

第三句“万里谁教还马革,千山今复号熊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里的“马革”指的是战场上的盔甲,而“熊峰”则是地名,用来形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第四句“死当边野非吾意,终误才名惜此宗”,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无奈和对自己才华的失望。这里的“死当边野”意味着他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而“才名惜此宗”则表示他对自己的才华感到惋惜。

第五句“椎拂纵横知负汝,白头吟些欲何从”,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反思。这里的“椎拂纵横”暗示了他的努力和奋斗,而“白头吟些欲何从”则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时期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战乱和和平,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他也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对过去的努力感到惋惜。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的高尚品质和深沉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