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兴亡隐逾深,匡庐彭泽共浮沉。
空教黄鸟啼来日,谁向青山问昔心。
一夕寒花犹是古,万年流水始如今。
长松几岁劳相伴,识得侬渠薄曙襟。
阅读《六十一诗十四首》时,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对于时间、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阅尽兴亡隐逾深”:诗人表达了他通过隐居和经历,对世事的变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里的“阅尽”意味着经历了很多,而“兴亡”则指国运兴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匡庐彭泽共浮沉”:匡庐和彭泽都是著名的山水胜地,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庐山和彭泽等地的隐居生活。他用“共浮沉”来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既有波折也有起伏,体现了生活的不易和对自然的向往。
“空教黄鸟啼来日”:黄鸟是常见的鸟类,常被用来寄托哀思。诗人说“空教”,即徒然,暗示这种哀叹是徒劳的。这一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是对逝去亲人的哀悼。
“谁向青山问昔心”: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他可能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或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这里的“青山”象征着永恒和不变,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对比。
“一夕寒花犹是古,万年流水始如今”:诗人通过对“寒花”和“流水”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无常。寒花虽然在一夜之间凋谢,但它曾经的美丽让人难忘;而流水经过万年的流淌,现在才展现出新的景象。这两句诗传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沧桑的认识。
“长松几岁劳相伴,识得侬渠薄曙襟”:诗人在这里提到了“长松”,可能是以松树为象征,表示自己像长青的松树一样坚韧不拔。他还说“识得侬渠薄曙襟”,意思是他已经了解了生活的真谛,就像黎明前的薄雾一样。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和自信。
《六十一诗十四首》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还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哲学思考。通过对每一诗句的深入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