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表梅花不见腊,今年寒尽数枝开。
谁怜海国僧归后,故遣庐山春信来。
就下似临三峡水,因高疑傍七贤台。
暗香处处应无别,欲剥黄柑拟雪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岭表”、“腊”、“海国”“七贤”。
【答案】
岭表梅花不见腊,今年寒尽数枝开。谁怜海国僧归后,故遣庐山春信来。
就下似临三峡水,因高疑傍七贤台。暗香处处应无别,欲剥黄柑拟雪杯。
岭表梅花不见腊,今年寒尽数枝开。
谁怜海国僧归后,故遣庐山春信来。
就下似临三峡水,因高疑傍七贤台。
暗香处处应无别,欲剥黄柑拟雪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岭表”、“腊”、“海国”“七贤”。
【答案】
岭表梅花不见腊,今年寒尽数枝开。谁怜海国僧归后,故遣庐山春信来。
就下似临三峡水,因高疑傍七贤台。暗香处处应无别,欲剥黄柑拟雪杯。
【注释】 苦雨:指连绵不断的大雨。 一雨经旬日:连下十几天雨。 闭门谁与同:没有人能和我一同关起门来听雨。 人从烟暝出:人们从烟雾迷漫中走出。 心付水云空:我的心随那飘荡的水气而消散了。 历历江山外:眼前呈现出一片模糊的山水景色,仿佛是一幅画。 蒙蒙天地中:整个天空都弥漫着雨水的气息。 放歌殊未已:我放开嗓子歌唱,歌声却似乎没有停止。 学得古人穷:学习古人那种穷尽一生追求诗歌艺术的境界。
注释: 寄无得:寄希望于没有结果。 道人生计拙,缓步出山门:道士的生活清苦,缓缓地走出山门。 日日看高岭,行行过别村:天天观看高山,行走在经过的村庄之间。 无人知此意,有口不堪论:没有人理解他的意思,即使说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远讯熊禅者,年来或未谖:远远地询问那位名叫熊的和尚,今年是否还记得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归嵩山作》。这是一首寓言诗
【注释】 嗟:叹词。肠欲断:肠已断了,形容悲愁之极。子:指妻子或情人。何之:到什么地方去。遂志:完成心愿。应:应当。无憾:没有遗憾。修名:修整名声、名誉。亦是痴:也是愚蠢。当观:应该观察。身世幻:人的一生是虚幻的变化。莫动:不要动心。黍离:春秋时代卫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原阳,被晋人所灭。后作国歌,表示怀念。云山阔:指天高远、道路遥远。龙华:佛寺名。在江苏南京。期:期望。 【赏析】
【注释】 出小持船作二首 其一:小城,指苏州城。持船,指携一叶扁舟。 严城不易出,独许看云人:在高大的城墙内不容易出城,只有喜欢看云的人才可以出城。 附郭馀孤木,空斋无四邻:城外还有几棵孤零零的树,自己的空房只有四面墙,四周没有邻居。 水亭深夜月,烟树旧时春:在水边的亭子中看夜晚的月亮,远处的树木映衬着曾经春天的景象。 对此清幽趣,谁怜梦里身:面对这美好的景色,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感受和孤独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清晨一开户,澄霁如平时”一句中,“澄霁”指天气晴朗,“平日”指平时的日子,这一句的意思是早上一开门,就看到天晴气朗(和平常一样)。“不减青山色”,意思是山峦的颜色并没有因晴空而减少,仍然郁郁葱葱;“多添绿树姿”,意思是树木的绿叶更加茂盛了。 “白云归洞急,红日上梢迟”一句中,“白云归洞急”,是说白云飘得快,好像要急着回到山洞里似的;“红日上梢迟”是说太阳升得慢
侯若孩过访 忆别当残腊,重来又在秋。多君霜雪意,重我石林游。 风雨摇山岳,池塘泛海鸥。席帘香正暖,天地一虚舟。 注释: 侯若孩过访:侯若孩来访。侯若孩:诗人的朋友。 忆别当残腊,重来又在秋:回忆起去年的离别,当时是农历腊月(一年将尽),现在又是秋天。残腊:指旧历年末。 多君霜雪意,重我石林游:你有许多关于霜和雪的思想,而我则再次游览了石林。多君:指朋友。 风雨摇山岳,池塘泛海鸥:风吹雨打
注释: 闻亦非隐天目:听说你也隐居在天目山。 天目中峰变,晴岚万壑阴:天目山中的主峰变化莫测,晴空万里的山岚笼罩着千沟万壑。 马嘶荒草断,人宿暮云深:马蹄声在荒草丛中断裂,人们夜宿时暮色沉沉,天色越来越暗。 何日乘潮上,别峰清欲临:什么时候能够乘着潮水而上,离别的山峰清澈如洗,仿佛要降临我眼前。 遥知携手处,应尽故园心:遥想与你手牵手的时刻,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清丽,情感凄美哀婉。 【答案】 译文: 窗帘疏松月色照在草席上,我独卧高床倚窗凝思。 黄鸟叫声多么急切,梦中青山却已不似。 一座茅庵笼罩着烟雾和水汽,千里云烟飘渺雾气微茫。 无限伤心处,只有孤城人影稀稀疏疏。 注释: ①持船:指撑船。②依违:犹言徘徊,犹豫。③庵:佛寺小屋,供僧尼居住的简陋房屋
译文 将军不重视武力,立志安抚百姓。 万户伤心的地方,孤城今日春光。 高山曾有梦想,流水付与何人? 笑指溪桥近前,相看忆旧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范华宇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一联:“将军不尚武,矢志在安民。” 注释:这里的“将军”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并不看重武功,而是以安抚人民为己任。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政治理念和人生目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远眺四周的情景。 第1句:“蒙蒙烟雾里,峰岫隐如无。” - 注释:雾气笼罩的景色中,山峰似乎消失一般,变得模糊不清。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山峦比作无迹可寻的影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第2句:“地近市廛旧,人看世界殊。” - 注释:脚下的土地与过去相比,变得更加繁华喧嚣;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 赏析
庞若云招游亦庵有怀梁同庵 【注释】 兰若:佛教语,指寺院。 重游:又去访问。 篱落:篱笆的栅栏。 旧交知:老朋友。 【译文】 兰若寺我又去了一次,兴味依旧不减当年。一走进寺门,却觉得一切都很平常了。 应当高兴的日子也知道自己今天不能高兴,以后还会想念今天的欢乐。 篱笆栅栏刚刚加高了新的结构,山前尚有老朋友相知。 夜晚我坐在堂中低声细语,但人在哪里?满眼都是美丽的河山,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赏析】
【注释】 磊园:即王禹偁《次韵酬李成中》诗中的“磊园”,指其隐居处。 禅林招予主社:禅宗僧人招请我主持社祭。 右军:指王羲之,因晋代王氏家族中有书法家王羲之,故称其家第为右军。 晋室山河:指东晋灭亡的历史。 拄杖:拄着拐杖,表示年老体弱。 栽松:种松柏树。 前因:前世的因缘。 深堂:幽深的大堂,这里指自己的住所。 寒山春信:指春天里寒山寺的佛钟声,暗示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之情。 【赏析】
诗句: 山斋不作师雄梦,那得佳人入户来。 译文: 你的山斋中没有成为大师的梦想,怎能有佳人入室呢? 注释: 山斋 - 书房或书斋;师雄 - 指古代的高人隐士;佳人 - 美丽的女子;入户 - 进入家中;来 - 到来。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他渴望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追求心灵上的独立与超脱,而现实中却难以实现这样的梦想
中秋后三夕与诸子玩月感赋 连宵忍见天河净,风散重霾缺亦明。 落落河山人北望,悠悠关塞雁南征。 伤今聊作昔年兴,感往偏怜此夕情。 珍重庭前寒魄影,兰亭乐事惝然生。 注释与赏析: 连宵忍见天河净,风散重霾缺亦明。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中秋节后的连续三天都在欣赏月亮,尽管天气有些阴沉但天空逐渐变得明亮起来。这里用“连宵”和“忍见”形容了诗人的耐心和期待,而“天河”则暗指月亮。 落落河山人北望
【注释】 丁巳:古代纪年法,指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九月。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海云:海上的云。书怀:写在纸上寄给朋友。怜:爱。不共:不如。长天迥迥:天空高远空旷。胜事:美好的事情。淹留:滞留、逗留。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羁旅之愁、乡关之思的诗。全篇以重阳佳节为题,却无一字涉及“重阳”二字。开头两句,就从“近海寒花”落笔;“故山”,指家乡。作者由海云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的故乡
这首诗的原文是: 颓龄叹逝苦低垂,至性从今更有谁。 伏腊定先同列觉,艰难犹畏老僧知。 尝因高谊添身累,只恐劳人却病迟。 回首西风成隔世,不堪挥涕忆当时。 逐句解释如下: 1. 颓龄叹逝苦低垂,至性从今更有谁。 - "颓龄"指衰老的年纪,"叹逝"表示感叹时光飞逝。"苦低垂"形容岁月流逝带来的痛苦。"至性"指纯真无邪的本性或性格。"从今"表示从现在开始。"更有谁"表示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