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事转新,此时泉石昔时人。
右军第宅今犹在,晋室山河久已湮。
拄杖尚能观布地,栽松真欲论前因。
深堂雁影何由度,莫话寒山春信频。
【注释】
磊园:即王禹偁《次韵酬李成中》诗中的“磊园”,指其隐居处。
禅林招予主社:禅宗僧人招请我主持社祭。
右军:指王羲之,因晋代王氏家族中有书法家王羲之,故称其家第为右军。
晋室山河:指东晋灭亡的历史。
拄杖:拄着拐杖,表示年老体弱。
栽松:种松柏树。
前因:前世的因缘。
深堂:幽深的大堂,这里指自己的住所。
寒山春信:指春天里寒山寺的佛钟声,暗示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之情。
【赏析】
此诗是王禹偁在四十年后重游磊园,看到昔日景象,感叹世事变化,而自己却已年迈体弱,于是感慨万千而留题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感慨。
首联点出了时间的变化:“四十年来事转新”,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四十年过去了,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第二联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描写:“此时泉石昔时人。”这里的“泉石”是指磊园中的自然美景,诗人在这里用“昔时人”来形容现在的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畅游山水的哀叹。这一联也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颔联是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右军第宅今犹在,晋室山河久已湮。”这里,“右军”指的是王羲之,因为晋代王氏家族中有书法家王羲之,所以人们常常以“右军”来称呼他的家族。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个词来形容磊园,一方面是赞美磊园的美丽,另一方面也是借以表达自己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这一联也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则是诗人对现实的写照:“拄杖尚能观布地,栽松真欲论前因。”这里,“布地”是指观察大地,诗人在这里用它来形容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然能够关注世间万物。而“栽松”则是指诗人种植松柏树,以此来比喻自己的修行。这一联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写照。
尾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深堂雁影何由度,莫话寒山春信频。”这里的“深堂”是指诗人的住所,而“雁影”则是指寒山寺的大雁塔。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而“寒山春信”则是指寒山寺的佛钟声,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之情。这一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这首诗整体上采用了对比和转折的手法,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感慨。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也非常简练,通过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