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瓢几度戒前程,老病人扶畏远征。
尚冀裴休宽后命,弥惭慧远滥虚名。
花香已见多生愿,尘刹难忘此日情。
沟壑未填终不负,山头猿鹤听分明。

【注释】

  1. 寄酬:赠答,酬答。
  2. 闽中:福建的别称。
  3. 护法:护持佛法的人。
  4. 笠瓢:即蓑衣和瓢,指隐遁生活。
  5. 戒前程:指戒行修行的道路。
  6. 老病人扶:病弱之人扶持前行。
  7. 远征:远行或远去。
  8. 裴休:唐代诗人、僧人,与白居易友善,晚年隐居洛阳龙门山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
  9. 慧远:东晋僧人,佛教净土宗创始人。
  10. 弥惭:非常惭愧。
  11. 虚名:空幻的名声。
  12. 多生愿:许多生灵都有的祈愿。
  13. 尘刹:佛寺。
  14. 沟壑未填:指战乱尚未结束。
  15. 山头猿鹤:指山林中的猿猴和鹤鸟。
    【赏析】
    此诗是酬答友人之作,内容涉及隐逸生活、出家人、佛法等话题。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佛法的信仰。
    首联“笠瓢几度戒前程,老病人扶畏远征。”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身体衰老带来的无力之感。“几度”表示反复多次,强调了隐居的生活经历;“戒前程”则指修行道路上的艰辛与坚持。“老病人扶”形象地描绘了年迈体弱之人艰难前行的情景,反映了作者自身的身体状况。
    颔联“尚冀裴休宽后命,弥惭慧远滥虚名。”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名声的谦逊态度。“尚冀”表示希望,表达对友人的期望;“裴休”为唐代高僧,此处借指友人给予的帮助与支持。“弥惭”则是自我批评,表示对自己的不满和自责。“慧远”为东晋僧人,此处借指作者自己,表达了对自己名声的不满和自嘲。
    颈联“花香已见多生愿,尘刹难忘此日情。”描绘了作者对美好记忆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花香已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尘刹难忘”则表明这些记忆对作者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其难以忘怀。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充满期待与希望。
    尾联“沟壑未填终不负,山头猿鹤听分明。”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与决心。“沟壑未填”意味着战争尚未结束,国家仍然需要自己的贡献与支持;“终不负”则表达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会坚守信念、不懈努力的决心。最后两句“山头猿鹤听分明”,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一个隐逸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佛法的信仰。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以及坚守信念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